青藏高原地形对东亚夏季风北缘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11
作者
汤绪 [1 ]
赵兵科 [2 ]
孙国武 [3 ]
梁萍 [4 ]
钱维宏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2]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3]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4] 上海市气候中心
关键词
大气环流谱模式; 青藏高原; 夏季风北边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使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发展的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R42L9),进行了有、无青藏高原对亚洲夏季风北边缘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夏季风北边缘活动有重要影响。有(无)高原时,其东侧的偏南风较强(弱)、较深(浅),向北扩展偏北(南),有(不)利于引导和加强夏季风北上,使北边缘偏北(南);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西(偏南偏东),也有(不)利于夏季风向北深入我国大陆,从而使夏季风北边缘偏北(南)。与之相对应的夏季风降水区也偏北(南)。
引用
收藏
页码:921 / 9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东亚夏季风边缘带的气候特征 [J].
汤绪 ;
钱维宏 ;
梁萍 .
高原气象, 2006, (03) :375-381
[2]   青藏高原隆升对春、夏季亚洲大气环流的影响 [J].
梁潇云 ;
刘屹岷 ;
吴国雄 .
高原气象, 2005, (06) :837-845
[3]   1998年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近地区大气热源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关系 [J].
简茂球 ;
罗会邦 .
高原气象, 2001, (04) :381-387
[4]   东亚季风气候对青藏高原隆升的敏感性研究 [J].
刘晓东 ;
焦彦军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0, (05) :593-607
[5]   青藏高原的热力和机械强迫作用以及亚洲季风的爆发*I.爆发地点 [J].
吴国雄 ;
张永生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8, (06) :22-35
[6]   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平均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 [J].
吴爱明 ;
倪允琪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7, (02) :42-53
[7]   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夏季风形成作用的数值试验 [J].
吴池胜 ;
王安宇 .
高原气象, 1995, (04) :42-50
[8]   青藏高原地表反射率变化对东亚夏季风影响的数值试验 [J].
刘晓东 ;
田良 ;
韦志刚 .
高原气象, 1994, (04) :86-90
[9]   地形与热源强迫在亚洲夏季风形成与维持中的物理作用 [J].
黄荣辉 ;
严邦良 .
气象学报, 1987, (04) :394-407
[10]   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 [J].
王谦谦 ;
王安宇 ;
李学锋 ;
李树仁 .
高原气象, 1984, (01) :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