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格局的人类干扰强度定量分析与生态功能区优化初探——以福建省闽清县为例

被引:52
作者
梁发超
刘黎明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景观格局; 人类干扰强度; 景观生态功能优化; 闽清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基于GIS和RS技术,对2000年和2005年闽清县两期遥感影像解译,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闽清县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和人类干扰强度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年比较2000年,闽清县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明显减少,旱地、水田、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斑块密度显著减少,而建设用地斑块密度增加,景观组分平均斑块面积均在增加;景观类型越来越有少数斑块类型控制,区域连通程度适中;②人类干扰分布强度及变化趋势与城镇扩展方向和强度基本一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干扰强度呈持续增强,干扰强度最大的区域也是生态系统最脆弱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地区。在此基础上,以景观流原理作为出发点,采用累计耗费距离模型,研究了闽清县景观功能空间差异,进而探讨了构建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等方法加强空间组分联系,以便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优化。研究结果为闽清县的生态环境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138 / 11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闽台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的地统计分析 [J].
陈志强 ;
陈健飞 .
热带地理, 2008, 28 (06) :518-522
[2]   厦门市景观格局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J].
杜秀敏 ;
黄义雄 ;
金蓉 ;
刘诗苑 .
资源科学, 2008, (09) :1362-1366
[3]   基于ASSETS的长江口海域富营养化评价——2002年以来人为影响压力趋势分析 [J].
纪焕红 ;
叶属峰 ;
刘星 .
海洋环境科学, 2008, (S1) :12-14
[4]   近43年重庆主城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与预测 [J].
刘金萍 ;
李为科 ;
郭跃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91-92
[5]   快速城市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过程及评价 [J].
李杨帆 ;
朱晓东 ;
孙翔 ;
王向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12) :2060-2066
[6]   GIS与RS技术支持下的北京西北地区景观格局优化 [J].
岳德鹏 ;
王计平 ;
刘永兵 ;
李海龙 ;
谢怀慈 ;
王冬梅 .
地理学报, 2007, (11) :1223-1231
[7]   基于RS和GIS技术的京郊西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过程响应 [J].
王计平 ;
岳德鹏 ;
刘永兵 ;
李海龙 ;
黄月艳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S2) :174-180
[8]   黄河流域青海片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J].
隋欣 ;
童飞 ;
姚长青 ;
杨志峰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2) :123-127+159
[9]   科尔沁沙地景观空间格局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J].
张华 ;
丁亮 ;
苗苗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2) :192-196
[10]   基于GIS的港口总体规划景观生态学分析 [J].
浦静姣 ;
史晓雪 ;
张浩 ;
马蔚纯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2) :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