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网络敏感信息挖掘的量化社会稳定分析技术框架

被引:2
作者
王伟 [1 ]
李佳静 [2 ]
瓮佳佳 [1 ]
机构
[1] 武警工程大学电子技术系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敏感信息; 社会稳定指数; 网络文本挖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91.1 [文字信息处理];
学科分类号
081203 ; 0835 ;
摘要
国内针对社会稳定形势的分析工作主要集中在理论、体系、指标构建方面,定量分析研究较少。提出了基于网络敏感信息挖掘、精确语义匹配和量化分析的社会稳定形势监控技术框架。对互联网新闻文本中与社会环境、民族和谐、民生幸福相关的敏感信息进行挖掘,识别热点关键词以及由该词引导的敏感事件的变化趋势,构造敏感信息知识库;建立社会稳定理论模型和计算模型,利用社会调查和迭代反馈分析法习得模型参数,实现社会稳定形势的定量评估。基于该技术构造了原型系统,对新疆、西藏等边疆六省份社会稳定形势定量分析的平均准确率达到73.72%,具有一定决策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214 / 12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TML:一种通用高效的文本挖掘语言 [J].
李佳静 ;
李晓明 ;
孟涛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5, 52 (03) :553-560
[2]   我国居民幸福指数评价模型 [J].
唐晓静 ;
杨鹏辉 .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2, 26 (02) :61-65
[3]   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社会心理基础分析 [J].
邱中慧 .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1, (03) :82-85
[4]   面向互联网舆情的热词分析技术 [J].
李渝勤 ;
孙丽华 .
中文信息学报, 2011, (01) :48-53+59
[5]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J].
李育全 .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0, (01) :36-43
[6]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及对策探究 [J].
廖和平 ;
曹汉林 .
创新, 2009, 3 (01) :83-87
[7]   关于我国社会不稳定因素变化态势的实证分析 [J].
胡联合 ;
胡鞍钢 ;
王磊 .
探索, 2007, (06) :105-114
[8]   对中国当前城市社会稳定性的实证研究 [J].
宋丽娜 ;
Simon Appleton .
经济学(季刊), 2007, (04) :1339-1358
[9]   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J].
宫春子 .
辽东学院学报, 2006, (06) :84-87
[10]   幸福涵义与度量要素 [J].
康君 .
中国统计, 2006, (09)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