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三重融合”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优化

被引:8
作者
滕堂伟
赵培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关键词
知识创新; 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 三重融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040106 ;
摘要
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以大学为主体的内生型模式,我国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是结合现状推动大学与科研机构两大主体间的系统性融合。实证分析了现阶段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表现,提出通过创新机构联合、创新过程整合和创新功能耦合实现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并剖析了3个创新过程相互作用、螺旋式上升推动两者深度融合的运行机理。结果表明,通过3个创新过程的相互作用推动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是实现我国知识创新双轮驱动良性运转的可行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科教融合与大学现代化——西方大学科研体制化的同质性和差异性 [J].
周光礼 ;
马海泉 .
中国高教研究, 2013, (01) :12-21
[2]   科研机构与高校知识创新协同效应及模式研究 [J].
吴荣斌 ;
王辉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 (20) :131-136
[3]   以高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J].
耿喜华 ;
阎传海 ;
王金龙 .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0, 31 (05) :82-86
[4]   四川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 [J].
李虔 ;
顾新 .
决策咨询通讯, 2010, (05) :42-45
[5]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官产学合作创新机制与模式 [J].
边伟军 ;
罗公利 .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 (02) :4-6+3
[6]   建设科研与教育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J].
柳卸林 ;
贾蓉 ;
游光荣 .
国防科技, 2007, (10) :37-43
[7]   基于三螺旋模型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 [J].
吴敏 .
中国科技论坛, 2006, (01) :36-40
[8]   中国知识创新体系存在问题探析 [J].
夏海兰 ;
杨华玲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4) :45-48
[9]   名牌大学应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 [J].
刘念才 ;
刘莉 ;
程莹 ;
赵文华 .
高等教育研究, 2002, (03) :10-15
[10]   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下的高等教育改革探究 [J].
王成军 .
软科学, 2001, (05) :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