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北一次罕见强对流天气不稳定触发机制分析

被引:2
作者
陈德花 [1 ]
夏丽花 [2 ]
石顺吉 [1 ]
吴健 [1 ]
黄雅芳 [1 ]
机构
[1] 厦门市气象局
[2] 福建省气象台
关键词
冰雹; 暴雨; 冷平流; 重力波; 急流扰动;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21.022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4月1日福建省一次致灾天气过程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地面锋前急流暖区内午后对流雷暴单体发展造成的。中高层的冷平流侵入对该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起主要触发作用。θse的倾斜锋区容易出现涡度的倾斜发展,使得对流层中层存在大量的潜热释放,同时有利于中层位涡的下传,从而对强对流区低空涡度的发展和维持起了重要贡献,有利于雷暴的发展和维持。在强对流发生区域对流层中低层出现了类似重力波的中尺度的波列分布,同时散度上也反映了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相间的波动特征。对流层中下层西风扰动、低空和对流层中上层的南风扰动,对强对流天气有重要贡献,对流层顶的东风扰动以及辐散作用加强了垂直运动的发展。强的垂直风切变是该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有利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1320 / 113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朝阳地区冰雹主要特征及防御措施 [J].
兰春阳 .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30 (03) :99-100
[2]   一次弱对流天气降雹成灾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J].
谢向阳 ;
程相儒 ;
李建刚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8, 2 (05) :32-34
[3]   “07.7”鄂东南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J].
肖艳姣 ;
李中华 ;
张端禹 ;
龙利民 .
暴雨灾害, 2008, (03) :213-218
[4]   CINRAD/SA雷达产品在冰雹预警中的适用性分析 [J].
王建国 ;
汪应琼 .
暴雨灾害, 2008, (03) :268-272
[5]   弱冰雹云雷达回波结构特征分析 [J].
张晰莹 ;
张礼宝 ;
安英玉 ;
石慕真 ;
吴迎旭 .
气象, 2008, (02) :38-42+131
[6]   非地转平衡流激发的重力惯性波对梅雨锋暴雨影响的动力学研究 [J].
许小峰 ;
孙照渤 .
气象学报, 2003, (06) :655-660+790
[7]   一次强对流系列风暴个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J].
廖玉芳 ;
俞小鼎 ;
郭庆 .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06) :656-664
[8]   湿位涡和倾斜涡度发展 [J].
吴国雄,蔡雅萍,唐晓菁 .
气象学报, 1995, (04) :387-405
[9]   江苏冰雹强对流天气条件分析及其物理解释 [J].
沈树勤,李会英 .
气象, 1994, (09)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