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与施氮对留茬免耕春小麦氮素吸收和氮肥损失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刘青林 [1 ]
张恩和 [1 ]
王琦 [2 ,3 ]
王田涛 [1 ]
刘朝巍 [1 ]
尹辉 [2 ]
俞华林 [1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2]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试验研究站
关键词
灌溉; 施氮; 植株吸氮量; 土壤硝态氮; 氮肥损失;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1.04.042
中图分类号
S512.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采用裂区设计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量(常规灌溉(327 mm)、节水20%灌溉(261 mm)、节水40%灌溉(196 mm))和施氮量(0,140,221,300 kg/hm2)对留茬免耕春小麦植株吸氮量、收获期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和氮肥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留茬免耕农田中,灌溉量从196 mm增加到327 mm,小麦籽粒含氮量从1.55%增加到1.71%,植株吸氮量从134 kg/hm2增加到190kg/hm2。当施氮量超过221 kg/hm2时,籽粒含氮量、秸秆含氮量、植株吸氮量不再显著增加。施氮300,221,140 kg/hm2处理的植株吸氮量比不施氮处理的分别提高47%,37%和18%;在春小麦收获期,土壤表层(0-60 cm)NO3--N含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减少,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灌溉和施氮对60 cm以下土壤NO3--N含量影响不明显。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300,221,140 kg/hm2的氮肥损失分别为186,137,94 kg/hm2。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春小麦留茬处理对复种油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尹辉
    张恩和
    王琦
    刘青林
    刘朝巍
    王田涛
    俞华林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2) : 83 - 88
  • [2] 灌水量和时期对高产小麦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郑成岩
    于振文
    王西芝
    武同华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6) : 1324 - 1332
  • [3] 水氮配合对绿洲沙地农田玉米产量、土壤硝态氮和氮平衡的影响
    杨荣
    苏永中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 1459 - 1469
  • [4] 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冬小麦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残留
    张月霞
    杨君林
    刘炜
    李龙
    高亚军
    肖玲玲
    毛宁
    田莲桂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27 (02) : 189 - 193
  • [5] 水氮互作对石羊河流域春小麦群体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刘小刚
    张富仓
    田育丰
    李志军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 (03) : 107 - 113
  • [6] 黑河中游绿洲农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调查研究
    杨荣
    苏永中
    [J]. 冰川冻土, 2008, 30 (06) : 983 - 990
  • [7] 灌溉与施氮对黑河中游新垦沙地农田土壤硝态氮动态的影响
    王琦
    李锋瑞
    张智慧
    [J]. 环境科学, 2008, (07) : 2037 - 2045
  • [8] 水氮耦合对冬小麦氮肥吸收及土壤硝态氮残留淋溶的影响
    王晓英
    贺明荣
    刘永环
    张洪华
    李飞
    华芳霞
    孟淑华
    [J]. 生态学报, 2008, (02) : 685 - 694
  • [9] 减量施氮对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中氮利用与平衡的影响
    刘学军
    巨晓棠
    张福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3) : 458 - 462
  • [10] 长期施肥对不同类型土壤中作物产量及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孙克刚
    张学斌
    吴政卿
    龚惠英
    汪立刚
    [J]. 华北农学报, 2001, (03) : 105 -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