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水环境污染因素与整治措施

被引:5
作者
熊志平
机构
[1] 湖北大禹水利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武汉东湖; 湖泊沉积物; 重金属元素; 磷形态; 环境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应用主成分分析原理,按照主成分提取的信息,超过原始信息84%的原则,研究东湖污染物来源、扩散、迁移、沉淀、聚积的动态变化规律,以采取有效措施来减轻污染。对东湖的子湖郭郑湖、汤林湖、庙湖等分别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东湖的郭郑湖:第一类污染源是来自于湖区周围的工业尘埃,占56%;第二类污染源是来自于交通尾气、生活污水和雨水片流,占16%;第三类污染源是来自于电镀、印刷等工业废水,占12%。与汤林湖相比,郭郑湖的污染程度高于汤林湖。庙湖沉积物的分析表明,总磷、不稳态磷、铝结合磷和铁结合磷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在表层0~10 cm有富积现象。并经过对东湖实施截污、清淤和引江灌湖等治理措施后,使其水环境得到显著地改善,为湖泊环境防治、管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19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人类活动在武汉东湖沉积物中的记录 [J].
杨洪 ;
易朝路 ;
谢平 ;
邢阳平 ;
倪乐意 ;
郑利 .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3) :6-9
[2]   武汉东湖湖泊污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胡瑞春 ;
刘光强 ;
全浩理 .
湖北地矿, 2003, (04) :26-30
[3]   浅水湖泊沉积物磷释放的重要因子——铁和水动力 [J].
朱广伟 ;
秦伯强 ;
高光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6) :762-764
[4]   武汉城市湖泊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以东湖为例 [J].
苏秋克 ;
蒋敬业 ;
姜益善 ;
马振东 ;
不详 .
安全与环境工程 , 2003, (03) :20-23
[5]   兰州市大气降尘污染物来源研究 [J].
杨丽萍 ;
陈发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4) :499-502
[6]   广州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化学元素组成特征 [J].
陈旸 ;
邢琪 ;
陆春霞 ;
王宇骏 ;
陈能坚 ;
刘振彬 .
环境科学研究, 1999, (04) :4-8
[7]   北京市大气小颗粒物的污染源解析 [J].
张晶 ;
陈宗良 ;
王玮 .
环境科学学报, 1998, (01) :64-69
[8]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编委会,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