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人类活动在武汉东湖沉积物中的记录
被引:14
作者:

杨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实验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邢阳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实验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实验站
[2]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来源:
关键词:
总有机碳;
总氮;
总磷;
硅藻;
富营养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研究了武汉东湖Ⅰ站90cm和Ⅱ站150cm沉积物柱芯TOC、TN、TP和硅藻的垂向分布,探讨了在东湖的发展演化中尤其是富营养化的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在350aBP(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和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口增长、农业耕作发展和湖泊富营养化使区域内TOC、TN等营养物质向湖内大量输入.东湖I站沉积物中TP在0~5cm的高值区主要与建国以来东湖周围的人类活动作用加强有关,是湖泊营养程度逐步提高的结果.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加剧,湖泊藻类大量繁衍,沉积物中保存的硅藻也相应大量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210Pb和137Cs法对比研究武汉东湖现代沉积速率[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 109 - 113杨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环境与国土研究室,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实验站,郧县第二高中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实验站武汉,南京,武汉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儋州,湖北郧县易朝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环境与国土研究室,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实验站,郧县第二高中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实验站武汉,南京,武汉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儋州,湖北郧县邢阳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环境与国土研究室,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实验站,郧县第二高中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实验站武汉,南京,武汉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儋州,湖北郧县杨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环境与国土研究室,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实验站,郧县第二高中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实验站武汉,南京,武汉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儋州,湖北郧县
- [2] 太湖底泥的空间分布和富营养化特征[J].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3, (01) : 20 - 28袁旭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许乃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陶于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郑祥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刘德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 [3] 江汉—洞庭湖平原湿地的历史变迁与可持续利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6) : 569 - 574龚胜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湖北武汉
- [4] 龙感湖近代沉积硅藻组合与营养演化的动态过程[J]. 古生物学报, 2002, (03) : 455 - 46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沈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近0.3ka来龙感湖流域人类活动的湖泊环境响应[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2) : 1031 - 103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苏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沈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振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吴艳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6] 武汉东湖不同湖区底泥总磷含量及变化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 2001, (04) : 305 - 31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近2000年来杭州西湖藻类种群的演替与富营养化的发展过程[J]. 湖泊科学, 2000, (03) : 219 - 22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吴文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丽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东太湖沉积物中氮的积累与水生植物沉积[J].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05) : 35 - 38李文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9] 古湖沼学中的化石硅藻——80年代以来研究进展[J]. 湖泊科学, 1994, (02) : 177 - 18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吉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10] 底泥释磷及其对杭州西湖富营养化的影响[J]. 湖泊科学, 1993, (01) : 71 - 77韩伟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