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及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评价

被引:38
作者
张静 [1 ]
张瑜斌 [2 ]
周凯 [3 ]
张际标 [2 ]
孙省利 [2 ]
机构
[1]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2]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
[3] 深圳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
关键词
深圳湾; 营养盐; 时空变化; Si∶N∶P比; 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2.001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根据深圳湾海域2008年2、5、8、11月4个航次的海水中营养盐监测数据,分析了深圳湾海域海水中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应用Si:N:P比及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对整个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深圳湾海域氮磷营养盐污染严重,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且受珠江口水系夏季带来的高氮低磷低硅的海水的影响,整个深圳湾海水中氮磷硅营养盐的时空分布不尽相同:夏季DIN的分布由湾口向湾内逐渐降低;冬、春、秋3季DIN的分布和4个季节PO43--P、SiO32--Si的分布都是由湾内向湾口逐渐降低;受陆源输入的影响,秋季DIN和PO43--P表现出由西岸向东岸逐渐降低的趋势;受海底沉积物交换的影响,夏季SiO32--Si表现出由西岸向东岸逐渐升高的分布趋势。冬季整个海域都处于氮限制状态,基本无赤潮发生风险;春季整个海域基本处于富营养状态,是赤潮的高发期;夏季整个海域从湾内到湾口由氮限制逐渐过渡到磷限制状态,处于赤潮发生的危险期;秋季整个海域处于轻微的磷限制状态,也是深圳湾赤潮的高发期,但危险性较春季有所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深圳湾海域表层和柱样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 [J].
左平 ;
汪亚平 ;
程珺 ;
闵凤阳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8, (04) :71-79
[2]   深圳市近岸海域水体和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 [J].
黄奕龙 ;
王仰麟 ;
张利萍 .
海洋环境科学, 2006, (04) :28-32
[3]   广州海域营养盐的质量浓度及分布特征附视频 [J].
姜胜 ;
冯佳和 ;
冯洁娉 ;
李岚 ;
魏鹏 ;
杨宇峰 .
海洋科学, 2006, (04) :36-39
[4]   胶州湾海水中无机氮的分布与富营养化研究 [J].
孙丕喜 ;
王宗灵 ;
战闰 ;
夏滨 ;
王湘芹 .
海洋科学进展, 2005, (04) :466-471
[5]   深圳围海造地对海洋环境影响的分析 [J].
郭伟 ;
朱大奎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286-296
[6]   深圳海域近20年赤潮发生的特征分析 [J].
冷科明 ;
江天久 .
生态科学, 2004, (02) :166-170+174
[7]   深圳湾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J].
厉红梅 ;
孟海涛 .
海洋环境科学, 2004, (01) :37-40
[8]   深圳湾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累积过程 [J].
黄小平 ;
李向东 ;
岳维忠 ;
黄良民 ;
李毓湘 .
环境科学, 2003, (04) :144-149
[9]   深圳湾自然条件特征及治理应注意的问题 [J].
王琳 ;
陈上群 .
人民珠江, 2001, (06) :4-7
[10]   珠江口伶仃洋枯水期十年前后的水质状况与评价 [J].
林洪瑛 ;
韩舞鹰 .
海洋环境科学, 2001, (02)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