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流动、区域外贸增长与转型升级——基于PVAR的实证分析

被引:15
作者
陆善勇
李国英
机构
[1] 广西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生产要素流动; 区域外贸增长; PVAR; 综合优势;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5.12.00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752.8 [地方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1986—2013年全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劳动、资本、技术三种生产要素流动对区域外贸增长率有正向效应,究其原因在于,生产要素流动可以增强要素禀赋优势,有利于内生竞争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的发挥,符合综合优势理论提出的外贸发展战略。因此,有必要继续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基于综合优势原则进行区域外贸转型升级。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1]   要素价格负向扭曲提升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吗? [J].
耿伟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4, (06) :123-130+160
[12]   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经济效率 [J].
袁鹏 ;
杨洋 .
经济评论, 2014, (02) :28-40+51
[14]   要素价格扭曲是否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多元化水平? [J].
耿伟 .
世界经济研究, 2013, (09) :49-54+67+88
[15]   对外贸易、FDI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J].
沈颖郁 ;
张二震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1, (06) :136-147
[16]   现金流两权分离、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logistic回归的研究 [J].
胡凯 ;
朱泽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03) :35-40
[17]   市场化转型与企业生产效率——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张杰 ;
李克 ;
刘志彪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2) :571-602
[18]   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基于Feldstein-Horioka方法的检验 [J].
李治国 .
统计研究, 2008, (10) :73-81
[20]   资本流动性:基于中国及其他亚洲新兴国家的比较分析 [J].
何德旭 ;
姚战琪 ;
余升国 .
经济研究, 2006, (09)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