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纹红土及其形成环境的初步探讨

被引:12
作者
郑琰明
周尚哲
康建成
王芳
周凌云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2]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3]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广东广州
[4] 广东广州
[5] 上海
关键词
网纹红土; 形成环境; 物质组成; 红化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32 [];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运用已有文献中关于中国南方网纹红土的若干沉积地层剖面以及相关的粒度组成、化学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网纹形态特征等资料,在前人的研究以及作者等最近实地考察基础上,从此类网纹红土剖面中沉积物颜色变化、粒度组成、化学成分等分析,网纹红土并不是在持续的湿热的背景下形成的,其间可能经历了相对冷湿或凉干的气候波动.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皖南网纹红土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J].
胡雪峰 ;
沈铭能 ;
方圣琼 .
第四纪研究, 2004, (02) :160-166
[2]   中国南方更新世网纹红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分子化石记录 [J].
谢树成 ;
易轶 ;
刘育燕 ;
顾延生 ;
马振兴 ;
马振兴 ;
林文姣 ;
王先彦 ;
刘刚 ;
梁斌 ;
朱宗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5) :411-417
[3]   江西新余旧石器地点的埋藏环境与时代 [J].
房迎三 ;
李徐生 ;
杨达源 .
人类学学报, 2003, (02) :139-144
[4]   江西九江长虹大道第四纪地层剖面特征 [J].
马振兴 ;
余志庆 .
中国区域地质, 2001, (04) :352-358
[5]   中国黄土粒度的双峰分布及其古气候意义 [J].
孙东怀 ;
鹿化煜 ;
David Rea ;
孙有斌 ;
吴胜光 .
沉积学报, 2000, (03) :327-335
[6]   南方红土网纹:古森林植物根系的土壤学证据 [J].
熊尚发 ;
丁仲礼 ;
刘东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12) :1317-1321
[7]   南方红土的剖面风化特征 [J].
熊尚发 ;
刘东生 ;
丁仲礼 .
山地学报, 2000, (01) :7-12
[8]   杭州市之江组网纹红土的矿物学特性 [J].
章明奎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0, (01) :24-26
[9]   九江地区网纹红土的时代 [J].
蒋复初 ;
吴锡浩 ;
肖华国 ;
赵志中 ;
王苏民 ;
薛滨 .
地质力学学报, 1997, (04) :29-34
[10]   皖南第四纪风尘堆积序列粒度特征及其意义 [J].
李徐生 ;
杨达源 ;
鹿化煜 ;
韩辉友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7, (04) :74-7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