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因子抗生育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被引:1
作者
蔡依道
康华光
王世麒
刘超凡
机构
[1] 华中理工大学
[2] 湖北中医学院
关键词
物理因子; 抗生育; 微波辐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物理因子抗生育是通过各种物理形式,如温水加热、红外线、超声波和微波辐照,来提高睾丸温度,抑制精子产生,达到避孕目的。早在二十年代,人们就已发现热可以影响产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关于超声生物效应和超声辐照强度的文献数据汇编 [J].
H.D.Stewart ;
李化茂 .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1987, 10 (05) :291-296
[2]   微波照射对兔曲细精管周组织超微结构及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的影响 [J].
李维信 ;
包大千 ;
王亚平 ;
唐宜 .
生殖与避孕, 1987, (02) :35-38+82
[3]   微波照射对兔附睾管上皮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J].
李维信 ;
包大千 ;
王亚平 ;
唐宜 .
生殖与避孕, 1986, (01) :22-24+2
[4]   微波辐射对大白鼠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J].
刘瑜瑚 ;
阳学智 ;
任伟红 ;
彭鹏 .
生殖与避孕, 1984, (04) :19-23
[5]   微波照射对兔精子形成影响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J].
李维信 ;
吕昌祥 ;
丁长林 ;
包大千 ;
王若兰 ;
刘革力 ;
王红 .
解剖学报, 1983, (03) :322-325+348
[6]   微波的生物学作用和治疗作用 [J].
ОбросовАН ;
孙星炯 .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运动医学分册), 1983, (01) :9-12
[7]   超声波对大鼠睾丸曲细精管上皮影响的超微结构研究 [J].
李维信 ;
吕昌祥 ;
谢正祥 .
生殖与避孕, 1983, (01) :16-20
[8]   微波照射对兔曲细精管上皮超微结构的影响 [J].
李维信 ;
吕昌祥 ;
丁长林 ;
包大千 .
生殖与避孕, 1982, (03) :41-44+2
[9]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200, 591 and 2450 MHz radiation on rat brain energy metabolism. Sanders AP, et al. . 1984
[10]  
The effect of 2450 Megahertz microwave radiation on liver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Albert EN, et al. .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