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油气成藏模式和主控因素

被引:33
作者
周庆华 [1 ]
吕延防 [2 ]
付广 [2 ]
周庆强 [3 ]
姜林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西斜坡; 成藏期次;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主要有背斜、构造-岩性、岩性上倾尖灭、透镜体、断层遮挡和地层不整合6种类型油气藏,主要目的层为高台子油层和萨尔图油层。在研究油气藏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油气分布规律和成藏期次的研究,总结出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油气运聚成藏模式主要有6种,即地层不整合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构造及构造-岩性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断层-岩性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断层遮挡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砂岩透镜体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并确定了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765 / 769+774 +7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区萨尔图(S)油层段储层特征研究 [J].
康德江 ;
吕延防 ;
付广 ;
王磊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5) :592-598
[2]   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油气运移特征及对成藏的作用 [J].
付广 ;
于丹 ;
孟庆芬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4) :39-42+84
[3]   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张有瑜 ;
罗修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231-236
[4]   琼东南盆地中新统油气运聚成藏条件及成藏组合分析 [J].
王振峰 ;
何家雄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2) :107-115
[5]   油气储层中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 [J].
张有瑜 ;
罗修泉 ;
宋健 .
现代地质, 2002, (04) :403-407
[6]   伊利石测年在焉耆盆地油气成藏时期研究中的应用 [J].
郑求根 ;
吴冲龙 ;
张育民 ;
全书进 .
矿物岩石, 2002, (03) :53-56
[7]   油藏成藏年代学分析 [J].
辛仁臣 ;
田春志 ;
窦同君 .
地学前缘, 2000, (03) :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