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盱眙段柱状沉积物中PAHs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11
作者
杨建丽 [1 ]
冯流 [1 ]
周俊丽 [2 ]
刘征涛 [2 ]
机构
[1]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淮河盱眙; 柱状沉积物; 生态风险评价;
D O I
10.13198/j.res.2009.04.26.yangjl.010
中图分类号
X820.4 [风险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通过对淮河盱眙段柱状沉积物中16种优先控制的PAHs污染物进行GC-MS定量分析,结合210Pb同位素定年,重现了该区域多环芳烃的污染历史.研究表明,在柱状沉积物中整个沉积剖面(0~45 cm)w(PAHs)为102.9~306.9 ng/g(以干质量计).20世纪30年代以后w(PAHs)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自进入21世纪以来w(PAHs)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在2008年达到最高值.从柱状沉积物的w(2~3环PAHs)/w(4环PAHs)来看,淮河盱眙段沉积物中PAHs污染的历史来源主要是石油类污染.对照有关沉积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标准,表层与底层芴出现了负面生态效应,而其他层面的潜在生态风险很小.
引用
收藏
页码:404 / 4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上海北部郊区土壤多环芳烃含量及来源分析 [J].
孙小静 ;
石纯 ;
许世远 ;
潘飞飞 ;
王培华 ;
马剑丽 ;
刘鹂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4) :140-144
[2]   淮河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及保护对策 [J].
李冬燕 .
科技信息, 2007, (35) :520-520
[3]   北京燕山河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规律及来源分析 [J].
王洁 ;
林壬子 ;
王占生 .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 2007, (02) :40-43+126
[4]   北京市通州区河流悬浮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J].
沈琼 ;
王开颜 ;
张巍 ;
张树才 ;
胡俊栋 ;
胡连伍 ;
王学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3) :58-62
[5]   黄河河口区域有机污染物的特征分析 [J].
姜福欣 ;
刘征涛 ;
冯流 ;
王婉华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2) :6-10+19
[6]   多环芳烃在珠江口的百年沉积记录 [J].
刘国卿 ;
张干 ;
李军 ;
李可昌 ;
郭玲利 ;
刘向 ;
池继松 ;
彭先芝 ;
祁士华 .
环境科学, 2005, (03) :141-145
[7]   黄河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J].
罗雪梅 ;
刘昌明 ;
何孟常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2) :48-50+65
[8]   珠江口现代沉积物柱芯样多环芳烃高分辨沉积记录研究 [J].
康跃惠 ;
盛国英 ;
李芳柏 ;
王子健 ;
傅家谟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1) :45-51
[9]   淮河流域及洪泽湖水质的演变趋势分析 [J].
李波 ;
濮培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1) :67-73
[10]   多环芳烃在渤海海峡柱状沉积物中的分布 [J].
吴莹 ;
张经 .
环境科学, 2001, (03) :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