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亲”之爱到路人之爱——儒家“亲亲”思想与现代慈善伦理通约的可能性进路

被引:9
作者
陈继红 [1 ]
辛晓红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儒家“亲亲”思想; 现代慈善伦理; 逻辑进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 [伦理学(道德学)];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儒家的"亲亲"思想中蕴含着两条自然逻辑进路:其一,从"亲亲"到路人,是"爱"之情感生发的逻辑进路;其二,"家庭—宗族—天下",是共同体意识生发的逻辑进路。这两条逻辑进路构成了一个前后相因的整体性进路,昭示了儒家"亲亲"思想与现代慈善伦理通约的可能性。在认肯此种逻辑进路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对儒家"亲亲"思想加以更新与发展,可能性才能转化为现实性。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有助于厘清当下的认识误区,促使现代慈善伦理立足于中国的文化传统探寻其合理性根基。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3+239 +2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论“仁爱”与慈善 [J].
胡发贵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1 (05) :1-5
[2]   论慈善事业从传统恩赐向现代公益的转型 [J].
王守杰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7 (01) :74-77
[3]   慈善是一种公共责任 [J].
彭定光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4) :4-6+2
[4]   慈善意识相对弱化及其伦理成因 [J].
单玉华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6) :33-37
[5]   儒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J].
周秋光 ;
曾桂林 .
道德与文明, 2005, (01) :31-34
[6]  
四书释义[M]. 九州出版社 , 钱穆, 2010
[7]  
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张岱年著, 2005
[8]  
先秦政治思想史[M]. 天津古籍出版社 , 梁启超著, 2003
[9]  
论语集释[M]. 中华书局 , 程树德 撰, 1990
[10]  
朱子语类[M]. 中华书局 , (宋)黎靖德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