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产品质量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及中国经验证据

被引:10
作者
汤二子 [1 ]
孙振 [2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2] 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出口; 生产率; 产品质量; 生产率悖论;
D O I
10.19361/j.er.2012.04.007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752.62 [出口贸易]; F273.2 [产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6 ; 1202 ; 120202 ;
摘要
随着新新贸易理论的提出以及发展,基于异质性生产率角度研究企业出口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并且引入企业产品质量差异来重新研究生产率与企业出口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可以解释备受关注的中国出口企业所可能存在的"生产率悖论"问题。研究认为,国外市场对出口企业产品质量相对较高的要求会使得出口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非出口企业,但是仅仅使用产出总量而忽视产品质量所计算的生产率却未必得到出口企业生产率要高于非出口企业的结论,即可能存在"生产率悖论"。应用中国制造业企业2005-2008年样本检验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发现中国制造业中大部分行业存在"生产率悖论"。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中国经验重构新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 [J].
汤二子 ;
刘海洋 .
财经研究, 2012, 38 (04) :48-58
[2]   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扩展及中国经验 [J].
刘海洋 ;
汤二子 ;
郭园园 ;
王珺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1, (05) :147-162
[3]   异质性企业、出口与“生产率悖论”——基于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证据 [J].
汤二子 ;
李影 ;
张海英 .
南开经济研究, 2011, (03) :79-96
[4]   中国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 [J].
李春顶 .
世界经济, 2010, 33 (07) :64-81
[5]   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 [J].
谢千里 ;
罗斯基 ;
张轶凡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09-826
[6]   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 [J].
赵志耘 ;
刘晓路 ;
吕冰洋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06) :5-11
[7]  
Foreign outsourcing, exporting, and FDI: A productivity comparison at the firm level[J] . Eiichi Tomiur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7 (1)
[8]  
Export Market Participation, Investments in R&D and Worker Trai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Firm Productivity[J] . Bee YanAw,Mark J.Roberts,TorWinston.World Economy . 2007 (1)
[9]  
Export Behavior and Firm Productivity in German Manufacturing: A Firm-Level Analysis[J] . Jens Matthias Arnold,Katrin Hussinger.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 2005 (2)
[10]   Export versus FDI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 [J].
Helpman, E ;
Melitz, MJ ;
Yeaple, SR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4, 94 (01) :3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