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企业、出口与“生产率悖论”——基于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证据

被引:48
作者
汤二子
李影
张海英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
异质性企业; 出口; 生产率;
D O I
10.14116/j.nkes.2011.03.009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752.62 [出口贸易];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0202 ; 020206 ;
摘要
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提出以后,生产率就被看作是决定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只有生产率高的企业才有能力选择出口。不过对中国企业的经验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的均值要低于非出口企业,即存在"生产率悖论"。本文使用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运用两种方法,其一是计算比较生产率法,其二是运用统计方法检验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差异。为了结论的准确性,我们分行业、分地区、分企业注册类型、分企业规模检验。最后检验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其出口规模的相关性。结论认为:出口企业生产率均值在大部分情况下低于非出口企业;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在很多时候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或者与非出口企业无差异;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规模正相关,但是在控制其它可能影响出口的因素后,则变为负相关。这些都是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的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企业利润来源与差异的决定机制研究 [J].
张杰 ;
黄泰岩 ;
芦哲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1) :27-37
[2]   中国企业出口行为与生产率关系的历史回溯:2001—2007 [J].
马述忠 ;
郑博文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0 (05) :144-153
[3]   中国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 [J].
李春顶 .
世界经济, 2010, 33 (07) :64-81
[4]   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对中国企业出口的适用性检验 [J].
唐宜红 ;
林发勤 .
南开经济研究, 2009, (06) :88-99
[5]   出口促进中国企业生产率提高吗?——来自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1999~2003 [J].
张杰 ;
李勇 ;
刘志彪 .
管理世界, 2009, (12) :11-26
[6]   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及其解释 [J].
李春顶 ;
尹翔硕 .
财贸经济, 2009, (11) :84-90+111+137
[8]   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969家上市公司数据的检验 [J].
李春顶 .
经济经纬, 2009, (04) :43-46
[9]   出口贸易、FDI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新—新贸易理论模型扩展及我国分行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李春顶 .
南开经济研究, 2009, (02) :15-28
[10]   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 [J].
谢千里 ;
罗斯基 ;
张轶凡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09-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