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省电力工业碳排放现状与趋势分析

被引:21
作者
金艳鸣
机构
[1] 国网能源研究院
关键词
电力工业; 碳排放量; 碳排放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61 [];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燃煤是CO2排放的主要来源,未来煤电布局将直接影响各地区的CO2减排空间。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提供的方法,测算分析了2006—2008年各省份火电行业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同时基于我国未来煤电装机规模以及空间布局方案,预测了2015年和2020年各地区火电行业碳排放量,并依据测算结果为各地区碳排放指标分配提出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十二五”电力规划重大问题探析 [J].
张运洲 ;
白建华 .
能源技术经济, 2011, 23 (01) :1-5+15
[2]   我国燃煤发电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J].
李爱军 .
能源技术经济, 2010, 22 (11) :44-48+57
[3]   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Ⅱ [J].
王少鹏 ;
朱江玲 ;
岳超 ;
方精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4) :505-509
[4]   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我国省区碳强度减排配额研究 [J].
李陶 ;
陈林菊 ;
范英 .
管理评论, 2010, 22 (06) :54-60
[5]   电力企业在低碳经济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J].
康重庆 ;
周天睿 ;
陈启鑫 .
能源技术经济, 2010, 22 (06) :1-8
[6]   我国各省区CO排放状况、趋势及其减排对策 [J].
曾贤刚 ;
庞含霜 .
中国软科学, 2009, (S1) :64-70
[7]   中国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因素分解附视频 [J].
李善同 ;
许召元 .
中外能源, 2009, (08) :1-10
[8]   输煤输电经济性比较 [J].
王耀华 ;
张风营 ;
白建华 .
中国电力, 2007, (12) :6-9
[9]   优化我国能源输送方式研究 [J].
舒印彪 ;
张运洲 .
中国电力, 2007, (11) :4-8
[10]  
输煤输电综合比较研究 .2 国网能源研究院.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