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语音识别系统中噪声估计算法的研究和改进

被引:3
作者
吴楠
冯祖勇
韦高梧
机构
[1]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语音识别; 噪声估计; 时间递归平均算法; 平滑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N912.34 [语音识别与设备];
学科分类号
0711 ;
摘要
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已有较长的时间,但由于语音信号本身所具有的多变性、瞬时性、连续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使得机器在不同的环境尤其是噪声环境中进行语音信号的识别仍具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提高带噪语音信号识别的准确率,本文研究了一种常用的噪声估计算法,即基于后验信噪比的时间递归平均算法.并在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平滑因子的改进算法,将语音活性检测算法与这两种算法在不同输入信噪比下进行模拟验证.通过运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改进后的算法相比于语音活性检测算法最高可以使输出分段SNR提高2.1 d B,相比于原时间递归平均算法最高可以使输出分段SNR提高0.5 d B,表明低输入SNR下改进后的算法可以有效提高语音信号的质量和可懂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A geometric approach to spectral subtraction [J].
Lu, Yang ;
Lolzou, Philipos C. .
SPEECH COMMUNICATION, 2008, 50 (06) :453-466
[2]  
语音增强改进算法研究及其DSP的实现.[D].祁琳娜.长安大学.2016, 02
[3]   基于维纳–小波分析的语音去噪新方法 [J].
郑永敏 ;
鲍鸿 ;
张晶 .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7, 34 (05) :52-55
[4]   用于自动语音识别系统的切换语音功率谱估计算法 [J].
刘金刚 ;
周翊 ;
马永保 ;
刘宏清 .
计算机应用, 2016, 36 (12) :3369-3373+3384
[5]   噪声谱估计算法对语音可懂度的影响 [J].
张建伟 ;
陶亮 ;
周健 ;
王华彬 .
声学技术, 2015, 34 (05) :424-430
[6]   基于FastICA的低信噪比下L-PLC语音的间断传输 [J].
恩德 ;
陈亚柯 ;
毛哲龙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6, 52 (09) :108-111
[7]   基于ARM的孤立语音识别系统的研究 [J].
张永刚 ;
余玉平 .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3, 30 (02) :95-98
[8]   基于语音识别和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J].
徐子豪 ;
张腾飞 .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2, 20 (01) :180-182
[9]   基于双向搜索方法的最小值控制递归平均语音增强算法 [J].
曾毓敏 ;
王鹏 .
声学学报(中文版), 2010, 35 (01) :81-87
[10]   基于高斯-拉普拉斯-伽玛模型和人耳听觉掩蔽效应的信号子空间语音增强算法 [J].
程宁 ;
刘文举 .
声学学报(中文版), 2009, 34 (06) :55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