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化学诱变材料利用研究I.F杂种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被引:4
作者
杨春蓉
刘志斋
蔡一林
机构
[1] 西南大学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 化学诱变; 离中优势; 超亲优势; 品质性状;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6.04.012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4个常用自交系作母本,5个经过EMS化学诱变处理并经多代自交纯合的材料作父本,按NCII设计配成20个杂交种,研究了其中3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①杂交种在脂肪含量上的平均表现介于雌亲平均数和雄亲平均数之间;在淀粉含量上既低于雌亲平均数又低于雄亲平均数;在蛋白质含量上既高于雌亲平均数又高于雄亲平均数;②离中优势较为普遍,有53.3%的性状-组合存在显著的离中优势,尤其是蛋白质含量,离中优势显著的组合达85%;③有18.3%的性状-组合存在显著的超高亲优势,有11.7%的性状-组合存在显著的超低亲优势;④在蛋白质含量上,材料M04003、M04008、M04010所配制的组合几乎都表现出超亲优势,为较好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Ⅰ.F1杂种的离中亲优势和超优亲优势 [J].
许如根 ;
吕超 ;
祝丽 ;
周美学 ;
莫惠栋 .
作物学报, 2004, (07) :668-674
[2]   利用EMS化学诱变改造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J].
李海军 ;
池书敏 ;
刘志增 ;
陈景堂 ;
路鹏 ;
张丽华 .
玉米科学, 2002, (03) :36-38
[3]   利用花粉化学诱变快速创造特用玉米新种质 [J].
赵永亮 ;
宋同明 ;
马惠平 .
作物学报, 1999, (02) :157-161
[4]   利用花粉化学诱变创造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J].
薛守旺 ;
周洪生 .
作物杂志, 1998, (06) :7-9
[5]   诱变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J].
马惠平 ;
赵永亮 ;
杨光宇 .
遗传, 1998, (04) :50-52
[6]  
作物育种学总论[M]. 农业出版社 , 潘家驹主编, 1994
[7]  
作物诱变育种[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许濯奎等 编, 1985
[8]  
杂种优势利用原理和方法[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秦泰辰 编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