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小农特点论述的宪政分析

被引:5
作者
郑琼现
机构
[1] 中山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小农; 宪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马克思对小农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马克思所言小农的这些特点,可以解释相当一部分国家宪政道路坎坷蹒跚的缘由:小农的脆弱使它呼唤专制和集权;小农的隔离状态使它淡漠民主;小农的安于现状使它排斥政治变革;小农的听命于天扼杀了对自由和人权的强烈需求;小农"打土豪分田地"的均平渴望开掘了财产权的坟墓。就宪政的角度而言,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于实现农民向公民的身份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8+134 +1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从农民到公民——宪法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性视角 [J].
江国华 .
法学论坛, 2007, (02) :101-106
[2]   新农村宪政建设的两大要务——子民变公民,农民社会提升为公民社会 [J].
郭道晖 .
甘肃社会科学, 2006, (03) :37-40
[3]   小农经济与中华法传统的特征 [J].
范忠信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06) :17-28
[4]   析小农的皇权政治心理及其形成原因 [J].
袁银传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53 (01) :74-77
[5]   小农与卢梭思想、雅各宾主义和波拿巴主义 [J].
张庆海 .
史学集刊, 1998, (03) :56-59
[6]   小农意识初探(下) [J].
刘永佶 .
社会科学论坛, 1997, (02) :27-30
[7]   卢梭思想与雅各宾主义、波拿巴主义 [J].
申晨星 .
史学集刊, 1991, (02) :59-66
[8]   论清代前期的土地占有关系 [J].
李文治 .
历史研究, 1963, (05) :75-108
[9]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M]. 三联书店[法]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著, 2002
[10]  
近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变迁[M]. 人民出版社 , 苑书义,董丛林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