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氏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与年龄的关系

被引:3
作者
陈敏
冯江
刘颖
张喜臣
李振新
周江
张树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3] 贵州师范大学生物系
[4]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北京
[5] 吉林长春
[6] 贵州贵阳
[7] 北京
关键词
皮氏菊头蝠; 成幼体; 回声定位声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64 [生物电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1 ;
摘要
皮氏菊头蝠 (Rhinolophuspearsoni)雌性成体 5只和幼体 2只采自贵州省贞丰县珉谷镇。采用超声波探测仪 (D980 ,ULTRASOUNDDETECTOR)接收皮氏菊头蝠的回声定位声波 ,转换到原频率的 1 / 1 0后导入计算机 ,然后用专业声谱分析软件 (Batsound 3 1 0 )进行分析。成蝠在飞行和悬挂状态下的声波结构相似 ,只是声波各项参数值略有不同 :它们发射FM CF FM型声波 ,具有 2~ 3个谐波 ,主频率在飞行时为 5 6 80± 0 6 2kHz ,悬挂时为 5 8 0 5± 0 2 4kHz ;声脉冲时间和间隔在飞行时分别为 3 4 6 2± 5 2 9ms和 86 5 0± 1 9 72ms ,悬挂时分别为 4 1 0 8± 5 87ms和 1 1 7 2 9± 6 6 4 4ms ;能率环飞行时为 ( 4 4 0 6± 1 2 5 8) % ,悬挂时为 ( 4 6 0 0±2 4 2 5 ) %。幼蝠声波为CF FM型 ,谐波数为 5~ 8个 ,主频率明显低于成体 ,FM带宽窄于成体 ,声脉冲时间和间隔短于成体 ,能率环低于成体。皮氏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与年龄有关 ,这可能因成体的声波主要是探测食物和周围环境的详细信息 ,而幼体主要是与母蝠进行交流。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回声定位声波、形态及捕食策略 [J].
陈敏 ;
冯江 ;
李振新 ;
周江 ;
赵辉华 ;
张树义 ;
盛连喜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2, (12) :1629-1632
[2]   马铁菊头蝠不同行为下的回声定位叫声 [J].
冯江 ;
张树义 ;
李振新 ;
盛连喜 ;
王立新 .
动物学报, 2000, (02) :230-232
[3]  
贵州兽类志.[M].罗蓉等编著;.贵州科技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