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导致山体变形破裂机制地质力学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2
作者
许向宁 [1 ,2 ]
王兰生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2] 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
关键词
高地震烈度区; 山体变形破裂机制; 地质力学模式; 振动模拟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53 [地壳应力与活动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地震导致山体变形破裂是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文中通过一些典型实例的地质分析,总结归纳了高地震烈度区山体变形破裂失稳有一定代表性的倾外层状体斜坡滑坡型、高陡块(层)状体斜坡崩塌型、软弱基座体斜坡滑坡型等3种典型性地质力学模式。自主创新研制、设计、探索了一套振动条件下地质力学模拟试验的设备模型和方法,并对3种典型性地质力学模型进行机制模拟试验。通过变形破裂演化过程模拟再现试验,从中揭示出一些振动条件下变形破裂的典型迹象和重要证据,充分再现了典型地震失稳机制的形成条件、相关性因素以及演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提供科学可靠的试验数据和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Seismic stability analysis of reinforced slopes [J].
Ausilio, E ;
Conte, E ;
Dente, G .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00, 19 (03) :159-172
[2]  
Rock sliding induced by seismic force.[J].Hoe I. Ling;Alexander H.-D. Che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1997, 6
[3]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张倬元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4,
[4]   强地震动作用下层状岩体破坏的物理模拟研究 [J].
梁庆国 ;
韩文峰 ;
马润勇 ;
谌文武 .
岩土力学, 2005, (08) :1307-1311
[5]   岷江上游叠溪地震区斜坡变形破坏分区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析 [J].
许向宁 ;
王兰生 .
工程地质学报, 2005, (01) :68-75
[6]   大柳树坝址岩体破坏机制分析 [J].
王勇智 ;
戚炜 ;
门玉明 ;
彭建兵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4, (06) :48-51
[7]   层状结构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试验研究 [J].
门玉明 ;
彭建兵 ;
李寻昌 ;
郝建斌 .
世界地震工程, 2004, (04) :131-136
[8]   四川岷江叠溪较场地震滑坡及环境保护 [J].
王兰生 ;
杨立铮 ;
李天斌 ;
卫宏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0, (03) :19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