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震害分布特征及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42
作者
郑文俊 [1 ]
闵伟 [2 ]
何文贵 [3 ]
任治坤 [1 ]
刘兴旺 [3 ]
王爱国 [3 ]
许冲 [2 ]
李峰 [2 ,4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4]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关键词
岷县漳县6.6级地震; 地震震害; 发震构造; 临潭-宕昌断裂; 甘东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5 [地震活动性、地震区域划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 S6.6地震发生在南北地震带的中北段,东昆仑断裂和西秦岭北缘断裂是该地区复杂多样的构造几何特征中2条主要的边界控制断裂。这次地震的震害分布与临潭-宕昌断裂的走向基本一致,为长轴走向NWW的椭圆,极震区内严重破坏范围也完全位于该断裂带内,这与临潭-宕昌断裂复杂的几何结构密切相关,也说明地震的发生是多条次级断裂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分析认为,受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向南侧的扩展和青藏高原向NE扩展过程中东昆仑断裂带的NE向挤压作用共同影响下的临潭-宕昌断裂是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604 / 61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青藏高原东北部几条主要断裂带的定量研究.[D].李传友.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5, 02
[2]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特征与时空演化.[D].袁道阳.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3, 04
[3]  
Magnetostratigraphy and depositional history of the Miocene Wushan basin on the NE Tibetan plateau; China: Implications for middle Miocene tectonics of the West Qinling fault zone.[J].Zhicai Wang;Peizhen Zhang;Carmala N. Garzione;Richard O. Lease;Guangliang Zhang;Dewen Zheng;Brian Hough;Daoyang Yuan;Chuanyou Li;Jianhui Liu;Qinglong Wu.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2011,
[4]  
Direct dating of Eocene reverse faulting in northeastern Tibet using Ar-dating of fault clays and low-temperature thermochronometry.[J].Alison R. Duvall;Marin K. Clark;Ben A. van der Pluijm;Chuanyou Li.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11, 3
[5]   TIBETAN, VARISCAN, AND PRECAMBRIAN BASEMENT REACTIVATION - PRODUCTS OF CONTINENTAL COLLISION [J].
DEWEY, JF ;
BURKE, KCA .
JOURNAL OF GEOLOGY, 1973, 81 (06) :683-692
[6]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张国伟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7]  
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M].姜春发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
[8]  
中国地震目录.[M].顾功叙 著.科学出版社.1983,
[9]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触发滑坡及其构造分析 [J].
许冲 ;
徐锡伟 ;
郑文俊 ;
闵伟 ;
任治坤 ;
李志强 .
地震地质, 2013, 35 (03) :616-626
[10]   南北构造带天水、武都强震区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 [J].
赖晓玲 ;
李松林 ;
宋占龙 ;
樊计昌 ;
刘明军 ;
何加勇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 34 (04) :65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