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构造带天水、武都强震区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

被引:10
作者
赖晓玲 [1 ]
李松林 [1 ]
宋占龙 [1 ]
樊计昌 [1 ]
刘明军 [1 ]
何加勇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南北构造带; 地震测深; 强震区; 地震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两条相互垂直的高分辨地震折射/宽角反射剖面和相应的非纵观测的多个扇形剖面取得的人工地震资料,研究天水和武都8级大震区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和构造.二维剖面结果显示,地壳沿垂向可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两大层.上地壳中部存在低速层,层内介质速度比背景值低0.3~0.5km/s.莫霍面深度大约为46~48km.NE向的天水-武都剖面下地壳速度在横向上变化剧烈,NW向的成县-武山剖面,在礼县以西,Moho面和C界面有被上涌物质改造过的迹象.三维速度成像显示,在105°E附近,从7至11km的深度范围内,存在一条近NS向的断裂带,在该带的两侧速度结构有明显的差异,西侧为低速异常,而东侧为高速异常,这一近NS向的断裂带与二维剖面的下地壳深断裂在位置上很接近.该地区的几个8级大震均发生在105°E附近,并且呈一近NS条带.
引用
收藏
页码:651 / 6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青藏新生代钾质火山活动的时空迁移及向东部玄武岩省的过渡:壳幔深部物质流的暗示 [J].
莫宣学 ;
赵志丹 ;
邓晋福 ;
喻学惠 ;
罗照华 ;
董国臣 .
现代地质, 2007, (02) :255-264
[2]   秦岭-大别中央造山系南缘勉略古缝合带的再认识——兼论中国大陆主体的拼合 [J].
张国伟 ;
程顺有 ;
郭安林 ;
董云鹏 ;
赖绍聪 ;
姚安平 .
地质通报, 2004, (Z2) :846-853
[3]   中国大陆中轴构造带地壳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学内涵 [J].
徐锡伟 ;
于贵华 ;
马文涛 ;
陈文彬 ;
闻学泽 .
地学前缘, 2003, (S1) :160-167
[4]   甘肃礼县新生代火山喷发碳酸岩的发现及意义 [J].
喻学惠 ;
莫宣学 ;
苏尚国 ;
董方浏 ;
赵欣 ;
王晨 .
岩石学报, 2003, (01) :105-112+201
[5]   西秦岭礼县地区新生代钾霞橄黄长岩系的单斜辉石 [J].
王建 ;
李建平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2, (03) :251-264
[6]   玛沁—兰州—靖边地震测深剖面地壳速度结构的初步研究 [J].
李松林 ;
张先康 ;
张成科 ;
赵金仁 ;
成双喜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2) :210-217
[7]   甘肃西秦岭新生代碱性火山岩的Sr,Nd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喻学惠 ;
张春福 .
地学前缘, 1998, (04) :138-146
[8]   速度分布和界面位置的联合反演 [J].
李松林 ;
吴宁远 ;
宋占隆 ;
石金虎 ;
张先康 ;
杨健 ;
宋建立 .
地震学报, 1997, (04) :48-57
[9]   中国南北带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速度图象 [J].
刘建华 ;
刘福田 ;
吴华 ;
李强 ;
胡戈 .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2) :143-152
[10]   攀西地区的深部地壳结构与构造 [J].
崔作舟 ;
卢德源 ;
陈纪平 ;
张之英 ;
黄立言 .
地球物理学报, 1987, (06) :56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