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岩溶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分布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蓝家程
傅瓦利
袁波
彭景涛
张婷
付允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岩溶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碳;
土壤活性有机碳;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重庆中梁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0~50 cm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大小顺序为:竹林>菜地>草地>林地>园地>弃耕地,且均表现为0~20 cm层大于20~50 cm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林地>竹林>弃耕地>草地>园地>菜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及其剖面分布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相一致,相关分析表明,两者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R=0.852,P<0.0001),对土壤有机碳变化反应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80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