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评价

被引:15
作者
卢新海
沈纬辰
杨喜
刘瑞红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八大区域; 实体经济; 科技创新; 现代金融; 人力资源; 协同;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9.15.030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832.7 [地方金融事业]; F249.27 [地方劳动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1201 ; 020204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文章构建了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和耦合协同度评价模型,对中国八大区域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实体经济水平滞后于其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水平;大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水平滞后于实体经济水平,这种失调在进一步的恶化,相比之下,长江中游地区协同发展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三大沿海地区的协同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在三大沿海地区内部存在异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区域创新与信息化耦合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卓乘风 ;
邓峰 ;
白洋 ;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
统计与决策, 2017, (19) :139-142
[2]   论新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J].
黄群慧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9) :5-24
[3]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互动关系研究 [J].
庄汝龙 ;
张盼盼 ;
宓科娜 .
统计与决策, 2017, (15) :133-136
[4]   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汽车共享环境评价 [J].
孙守恒 ;
王维才 .
经济地理, 2017, 37 (06) :84-91
[5]   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当前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正确方法:结合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的证明 [J].
王浩 .
宏观经济研究, 2017, (06) :147-157
[6]   经济-社会-科技-资源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析 [J].
于雪霞 .
统计与决策, 2017, (09) :127-131
[7]   农村物流配送电子化网络发展的影响因子分析 [J].
刘红军 .
统计与决策, 2017, (08) :104-106
[8]   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动态测度研究——基于EM算法的因子分析模型 [J].
卜洪运 ;
陶玲玲 ;
赵琳皓 .
华东经济管理, 2017, 31 (05) :115-120
[9]   产业经济绩效的因子分析及实证 [J].
刘晓丽 .
统计与决策, 2017, (04) :154-156
[10]   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 [J].
张林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6, 31 (01)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