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糜棱岩铜-金富集机制

被引:19
作者
顾连兴
汤晓茜
吴昌志
陆建军
肖新建
郑远川
倪培
田泽满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红透山铜矿有限公司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辽宁抚顺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矿床; 矿石糜棱岩; 韧性剪切带; 再活化; 铅同位素; 红透山; 辽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辽宁红透山太古宙块状硫化物型铜锌矿床成矿后的变质作用达到高角闪岩相 ,并经历了 3个阶段的变形。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主矿体内分布有 30多条矿石糜棱岩带 ,它们大多数平行或近于平行块状硫化物矿层 ,少数产在矿体附近围岩中。带中的各种硫化物矿物均遭受了强烈的剪切变形 ,其中黄铁矿以碎裂为主 ,而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显示强烈的塑性。矿石糜棱岩比块状硫化物矿石明显富集铜、金、银等元素 ,其铜、金和银平均含量分别达1 1 .0 0 % ,1 .74g/t和 2 35g/t,相对于块状矿石的富集系数分别为 5 .3、5 .0和 4 .6。这些金属的高度富集主要是因为矿石糜棱岩受到了后期流体的叠加。铅同位素组成表明矿石糜棱岩中的金属一部分来自块状矿石 ,另一部分来自块状硫化物矿体之外。韧性剪切和流体叠加均发生于矿床退变质过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339 / 35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黄铁矿—CuCl2盐溶液反应地球化学模拟实验及表面矿物学研究 [J].
华明 ;
徐兆文 ;
饶冰 ;
陆现彩 ;
黄顺生 ;
朱士鹏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79-286
[2]   块状硫化物矿石中硫化物的压溶和增生及成矿意义——以加拿大西部矿床为例 [J].
顾连兴 ;
Ken R.McClay ;
周继荣 ;
吴昌志 .
矿床地质, 2001, (04) :323-330
[3]   变质流体研究新进展 [J].
徐学纯 .
地学前缘, 1996, (04) :41-49
[4]   不同类型黄铁矿对金的吸附实验 [J].
张世柏,吴大清,谢先德 .
地球化学, 1996, (01) :84-92
[5]   挪威块状硫化物矿床中单斜与六方磁黄铁矿的交生及其成因 [J].
顾连兴 ;
尹琳 .
高校地质学报, 1995, (01) :80-92
[6]   浑北太古宙块状硫化物矿床金属硫化物的塑性变形研究 [J].
隋延辉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0, (03) :279-286
[7]   辽北太古宙绿岩带南龙王庙同韧性剪切金矿床的成因 [J].
戴仕炳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9, (03) :279-286
[8]   辽宁北部红透山地区太古宙绿岩带的多期变形 [J].
杨振升 ;
俞保祥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4, (01) :20-35
[9]   初论压溶的发育 [J].
孙岩 ;
张庆龙 ;
杨树峰 .
矿物学报, 1984, (01) :35-41+101
[10]  
构造地球化学导论[M]. 贵州科技出版社 , 吴学益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