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火山区及周围地区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

被引:5
作者
王绍晋
龙晓帆
机构
[1] 云南省地震局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震源深度,震源机制,腾冲火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P315.1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对腾冲火山区及周围地区强震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空间分布及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由我国西南地区直到缅甸中深源地震带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格局,充分显示出我国西南地区在现代构造运动过程中,受到以印度板块对亚欧板块碰撞挤压作用为主要动力源,在东部同时受到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远距离作用影响的总体特征。腾冲火山区主要受到印度板块在缅甸中深源地震带产生的侧面挤压剪切的直接作用。腾冲火山区所属的腾冲龙陵地震带是西南地区区域构造应力场分区的一条重要边界。腾冲火山区主要受到北东———北东东向的区域压应力场作用,同时也可能受到东侧毗邻应力场分区南南东———南东向压应力场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缅甸弧及其周围地区的震源机制和现代应力场 [J].
李鸿吉,秦建业 .
地震学报, 1994, (04) :463-471
[2]   缅甸山弧地区Benioff带的形态及其应力状态 [J].
臧绍先 .
地球物理学报, 1987, (02) :144-158
[3]   中、缅、印交界地区的地震分布特征及震源机制解的研究 [J].
章杰 ;
臧绍先 ;
不详 .
地震学报 , 1986, (03) :240-253
[4]   中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板内断块相对运动 [J].
阚荣举 ;
王绍晋 ;
黄崐 ;
宋文 .
地震地质, 1983, (02) :79-90
[5]   龙陵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特征 [J].
阚荣举 ;
王绍晋 ;
刘祖荫 .
地震研究, 1979, (04) :10-21
[6]   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 [J].
阚荣举 ;
张四昌 ;
晏凤桐 ;
俞林胜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2) :96-109
[7]   喜马拉雅弧形山系及其邻近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分析 [J].
叶洪 ;
梁以山 ;
沈丽琪 ;
向宏发 .
地质科学, 1975, (01) :32-4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