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时代
被引:38
作者:

卢欣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河南省黄金局

尉向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河南省黄金局

董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河南省黄金局

轩慎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河南省黄金局
机构:
[1] 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河南省黄金局
来源:
关键词:
金矿,成矿时代,小秦岭,熊耳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0.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全面系统地讨论了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成矿时代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根据地质特征,检验了各类测试方法的可信度,并列出了最新的测试数据,进而提出了印支期是小秦岭—熊耳山地区乃至整个秦岭的一个重要的金、多金属的成矿期的新认识。认为这是华北与扬子两大板块在印支期完成碰撞对接这一重大地质事件中在后缘拉张机制下,驱动早期地幔柱复活成矿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小秦岭金矿田矿床成因新认识[J]. 黄金地质, 1998, (01) : 42 - 50李绍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廊坊黄金地质研究所李强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廊坊黄金地质研究所李文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廊坊黄金地质研究所郭晓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廊坊黄金地质研究所
- [2] 豫陕交界地区金银多金属矿床时间分布规律研究[J].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7, (04) : 27 - 32徐孟罗,王志光,程广国,李红超,郭保健,王玉玲,胡海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河南地勘局地研所
- [3] 小秦岭东闯金矿区花岗岩浆活动的性质[J]. 黄金地质, 1997, (03) : 20 - 25徐启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钟增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周汉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钟国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 [4] 华北地块南部巨型陆内俯冲带与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现今三维结构[J]. 高校地质学报 , 1997, (02) : 2 - 9+11-16张国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少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姚安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5]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的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J]. 矿床地质, 1994, (03) : 221 - 230黄典豪,吴澄宇,杜安道,何红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
- [7] 小秦岭金矿主要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式[J]. 地质找矿论丛, 1990, (04) : 1 - 14栾世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陈尚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 [9] 黄龙铺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的硫、碳、氧同位素组成及成矿物质来源[J]. 地质学报, 1984, (03) : 252 - 264黄典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王义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聂凤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江秀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