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才集聚对中国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

被引:70
作者
刘晔
曾经元
王若宇
詹佩瑜
潘卓林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科研人才; 人才集聚; 区域创新产出; 知识吸收能力; 面板分位数回归; 中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9.07.016
中图分类号
C964.2 [];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120202 ; 1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知识吸收能力理论认为,一个区域的创新产出,不仅取决于其创新要素的投入量,更取决于区域人力资本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文章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等方法,基于2000—2015年县级尺度的专利数据,在知识吸收能力理论的视角下识别影响中国区域创新产出的主要因素,尤其关注区域内科研人才的知识吸收能力所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①中国区域创新产出以及科研人才分布存在严重的空间不均衡性,两者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特征;②各类型创新投入要素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在区域间存在着差异,表现为区域的创新产出水平越高,企业R&D投入和外商投资对区域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越强,而政府R&D投入的促进作用越弱;③科研人才的知识吸收能力仅在创新产出水平高的区域对某些创新投入要素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表现为科研人才存量与企业R&D投入、政府R&D投入和外商投资三大主要影响因素的交互项仅在区域创新产出水平高的区域显著为正。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中国地方政府科技财政支出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来自工业企业数据库的证据 [J].
王丰龙 ;
曾刚 ;
周灿 ;
张传勇 .
地理科学, 2017, 37 (11) :1632-1639
[2]   中国城市创新网络结构与创新能力研究 [J].
周灿 ;
曾刚 ;
曹贤忠 .
地理研究, 2017, 36 (07) :1297-1308
[3]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何舜辉 ;
杜德斌 ;
焦美琪 ;
林宇 .
地理科学, 2017, 37 (07) :1014-1022
[4]   中国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 [J].
王俊松 ;
颜燕 ;
胡曙虹 .
地理科学, 2017, 37 (01) :11-18
[5]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 [J].
王秋玉 ;
曾刚 ;
吕国庆 .
地理学报, 2016, 71 (02) :251-264
[6]   中国区域创新绩效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谭俊涛 ;
张平宇 ;
李静 .
地理科学, 2016, 36 (01) :39-46
[7]   中国城市尺度科学知识网络与技术知识网络结构的时空复杂性 [J].
李丹丹 ;
汪涛 ;
魏也华 ;
袁丰 .
地理研究, 2015, 34 (03) :525-540
[8]   中国区域创新的时空动态分析 [J].
程叶青 ;
王哲野 ;
马靖 .
地理学报, 2014, 69 (12) :1779-1789
[9]   长三角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网络体系的演化分析 [J].
吕国庆 ;
曾刚 ;
郭金龙 .
地理科学, 2014, 34 (09) :1051-1059
[10]   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估与空间格局分异 [J].
方创琳 ;
马海涛 ;
王振波 ;
李广东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459-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