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实证研究的兴起与分化

被引:24
作者
陈柏峰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实证研究; 问题意识; 法治实践; 学术传统;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8.03.007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改革开放后,最早的法律实证研究受到共产党的调研传统影响,以描述法律实践状况、提供立法和政策参考为依归。后来的研究受法制现代化思潮影响,以农民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为研究内容,有较强的价值预设,因问题意识外在于实践而未形成学术传统。苏力的研究着眼微观场景反思法制现代化范式,诉诸事理阐释法理,从理论关切回应现实,在学界掀起了一股浪潮,但因实践取向不彻底而未形成可传承的学术传统。目前,法律实证研究在回应法治实践需求中繁荣发展,问题意识更加广泛,研究视野更加开阔,方法运用更加丰富。同时,也出现了分化,在不同学科中分布不平衡,呈现出"法律实证研究"与"法律经验研究"的分野。在繁荣与分化的背后,法律实证研究面临总体性挑战,缺乏宏大集中的问题意识和理论关怀。因此,需要开拓多学科的理论视野,强化面向中国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意识,开展多层次学术共同体的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9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90 条
[1]   法国法社会学的发展与转型——兼议中国语境下的法学研究范式之争 [J].
杨帆 .
法学家, 2018, (01) :101-116+194
[2]   英国法社会学研究70年——以“社会—法律”研究的变迁为重点 [J].
何勤华 ;
李琴 .
法学, 2017, (12) :174-192
[3]   一场新的范式革命?——解读中国法律实证研究 [J].
左卫民 .
清华法学, 2017, 11 (03) :45-61
[5]   法学研究的“田野”——兼对法律理论有效性与实践性的反思 [J].
王启梁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7, 23 (02) :133-144
[7]   陪审团模式之行为实验比较研究 [J].
吴旭阳 .
学术月刊, 2017, 49 (01) :104-116
[8]   事理、法理与社科法学 [J].
陈柏峰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70 (01) :18-22
[9]   刑事司法实证研究:以数据及其运用为中心的探讨 [J].
何挺 .
中国法学, 2016, (04) :198-217
[10]   法律经验研究的机制分析方法 [J].
陈柏峰 .
法商研究, 2016, 33 (04) :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