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高原湖泊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研究——以星云湖流域为例

被引:54
作者
朱军 [1 ,2 ]
李益敏 [1 ,2 ]
余艳红 [2 ]
机构
[1]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地理研究所
[2] 云南省高原湖泊流域污染过程与管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熵值法; GIS空间分析;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生态安全; 星云湖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以星云湖流域自然人文环境特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出发点,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熵值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实现星云湖流域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异格局及优化。选取海拔高程、坡度、土壤侵蚀强度、地质灾害易发性、土地覆被(利用方式和植被覆盖度)、人口密度、距自然保护区距离、距离建设用地和距水源距离等因素为阻力因子叠加生成综合阻力要素,根据GIS空间成本距离分析原理,引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构建流域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进一步规划优化流域生态功能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表明:(1)从各安全等级面积比例和平均生态安全指数角度,星云湖流域中度安全占流域总面积的45.81%,高度安全为25.24%,较低安全为21.05%,不安全占7.9%,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2.95,流域生态安全总体处于中度安全,生态系统健康一般,但部分地区生态安全性较低,主要分布在南部、东部和北部地区,应重视这些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同时,坡度、水土流失因子和水资源(自然环境要素)、土地利用格局和距离建设用地(人类活动干扰要素)等因素是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形成的主要因子;(2)识别规划了中枢生态源、核心型生态源斑块、一般生态源、多种级别的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或战略点等构成的具有结构性和层次性的流域生态安全网络格局,对不同层次和结构的生态源、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或战略点进行针对性建设保护,将有效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的功能价值性和系统的完整性,进而加强流域生态稳定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1237 / 125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 [1] 基于PSR-TOPSIS模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王磊
    郭灿
    李慧明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16, (06) : 154 - 159
  • [2] 基于粒度反推法和MCR模型的海南省东方市景观格局优化
    唐丽
    罗亦殷
    罗改改
    李军
    刘沁楚
    李金钊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 (12) : 3393 - 3403
  • [3] 基于PSR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时空分异特征研究——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
    曹瑀
    王燕辉
    张立强
    王晓晴
    康薇
    张俊梅
    [J]. 水土保持研究, 2016, 23 (06) : 290 - 295+302
  • [4] 基于“源-汇”理论的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景观格局调控框架——以厦门市马銮湾流域为例[J]. 黄宁,王红映,吝涛,刘启明,黄云凤,李剑雄.应用生态学报. 2016(10)
  • [5]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贵阳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蒙吉军
    王雅
    王晓东
    周朕
    孙宁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 (07) : 1052 - 1061
  • [6] 基于MCR模型和Kriging的海口市景观格局优化分析
    佘宇晨
    陈彩虹
    贺丹
    陆禹
    [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 (03) : 233 - 238
  • [7] 冀西北间山盆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优化研究——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
    陈影
    哈凯
    贺文龙
    王志涛
    冯菲
    门明新
    丁庆龙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04) : 556 - 569
  • [8] 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农村景观生态格局优化
    熊繁
    邵景安
    [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 (02) : 11 - 21
  • [9] 疏勒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构建
    潘竟虎
    刘晓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 (03) : 791 - 799
  • [10] 基于量子遗传投影寻踪模型的湖北省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聂艳
    彭雅婷
    于婧
    周勇
    于雷
    罗静
    [J]. 经济地理, 2015, 35 (11) : 172 -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