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寄生适合度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侯淑英
魏长拴
徐扩
朱杰华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致病性; 寄生适合度; 地域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32 [马铃薯(土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用2个马铃薯品种:春薯4号(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表现高度抗病)和津引8号(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表现高度感病)对采自中国马铃薯主产区(河北、云南、四川、黑龙江)的60个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进行了致病性(侵染率、病斑面积、产孢能力)和寄生适合度的测定。结果表明:菌株的致病性、寄生适合度和其地域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来源于河北的菌株致病性和寄生适合度最强,而来源于四川的菌株致病性和寄生适合度最弱。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间关系的研究——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例 [J].
袁军海 ;
赵美琦 ;
姚裕琪 ;
梁德霖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1) :50-55
[2]   马铃薯晚疫病菌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的研究Ⅱ.室内试验 [J].
袁军海 ;
赵美琦 ;
姚裕琪 ;
梁德霖 .
中国马铃薯, 2001, (03) :137-141
[3]   马铃薯晚疫病菌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J].
袁军海 ;
赵美琦 ;
姚裕琪 ;
梁德霖 .
中国马铃薯, 2001, (01) :9-13
[4]   表达Harpin蛋白的转基因马铃薯降低晚疫病斑生长率 [J].
李汝刚 ;
范云六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9, (01) :56-61
[5]   植物病原菌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的研究(以小麦条锈菌为例) [J].
曾士迈 .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02)
[6]  
植病研究方法[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方中达编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