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的黄土与风尘堆积
被引:51
作者
:
刘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刘东生
安芷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安芷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袁宝印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来源
:
第四纪研究
|
1985年
/ 01期
关键词
:
风成黄土;
刘东生;
离石黄土;
黄土高原;
风尘堆积;
马兰黄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一、黄土的分布图式中国的黄土,连同沙漠、戈壁大致位于北纬35-45°范围之内,在华北从西到东形成一个连续的带,这个带基本上分布于中亚的干旱半干旱区的南部(图1)。中国北部,干旱型的粉砂质黄土主要分布在祁连山、秦岭、泰山和鲁山等山的北翼,形成大规模的黄土高原(图1,虚线以北)。黄土高原以南的华南地区,粘土质黄土,包括一部分后来受湿热作用形成的红土,分布到大约北纬30°的长江下游河谷地区,在年降雨量不小于1000毫米的环境下发育了湿热型的粘质黄土(图1,虚线之间的地区)。江苏沿海平原和黄海大陆架的钻孔中,发现了一些黄色粉砂层,说明黄土的分布在华东地区,比原来想象的要宽的多。黄土覆盖在各种地貌类型之上。黄土的分布图式表明,在北半球的中国,第四纪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的黄土堆积.[M].刘东生等著;.科学出版社.1965,
[2]
第四纪地质问题.[M].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著;.科学出版社.1964,
[3]
论现实主义原则在海洋地质学中的应用——以中国海岸带及近海大陆架为例
[J].
任美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
任美锷
;
曾成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
曾成开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0,
(02)
:94
-105
[4]
珠穆朗玛峰地区新构造运动
[J].
杨理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震队
杨理华
;
刘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震队
刘东生
.
地质科学,
1974,
(03)
:209
-220
[5]
西藏高原对于东亚大气环流及中国天气的影响
[J].
叶笃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叶笃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震潮
.
科学通报,
1955,
(06)
:29
-33
←
1
→
共 5 条
[1]
中国的黄土堆积.[M].刘东生等著;.科学出版社.1965,
[2]
第四纪地质问题.[M].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著;.科学出版社.1964,
[3]
论现实主义原则在海洋地质学中的应用——以中国海岸带及近海大陆架为例
[J].
任美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
任美锷
;
曾成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
曾成开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0,
(02)
:94
-105
[4]
珠穆朗玛峰地区新构造运动
[J].
杨理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震队
杨理华
;
刘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震队
刘东生
.
地质科学,
1974,
(03)
:209
-220
[5]
西藏高原对于东亚大气环流及中国天气的影响
[J].
叶笃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叶笃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震潮
.
科学通报,
1955,
(06)
:29
-3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