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流派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21
作者
田亮 [1 ]
孙润洁 [1 ]
王金海 [2 ]
张振昶 [2 ]
张星华 [1 ]
袁博 [3 ]
杜小正 [4 ]
机构
[1] 甘肃省中医院
[2]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3]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4] 甘肃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头针; 流派; 缺血性中风; 偏瘫;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近年不同流派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目前头针流派应用较广泛的有焦顺发、于致顺、汤颂延、方云鹏、朱明清等头针流派,其手法各异,尚无明确的取穴原则及理论依据,进针角度、方向、深度、捻转频率、捻转角度和留针时间等也无统一标准。建议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明确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最佳刺激区、操作手法的量化标准,以及不同流派取穴及针刺手法的特异性,从而指导临床优选治疗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 [11] 山元头针治疗中风偏瘫61例[A]. 王萍.中国民政康复医学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 1993
  • [12] 中医头皮针[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朱明清等著, 1993
  • [13] 针灸各国际标准化手册[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德深编, 1988
  • [14] 头针[M]. 山西人民出版社 , 焦顺发著, 1982
  • [15] 头皮针[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方云鹏著, 1982
  • [16] 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 of stroke in China?
    Truelsen, Thomas
    Bonita, Ruth
    [J]. STROKE, 2008, 39 (06) : 1653 - 1654
  • [17] 双侧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 张姝,张丽华,王艳君,张爱玲,张霞.中国针灸. 2014(09)
  • [18] 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30例
    赵卫锋
    安军明
    任媛媛
    [J]. 陕西中医, 2013, 34 (09) : 1212 - 1214
  • [19] 头穴丛刺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李晓宁
    王燕
    [J]. 辽宁中医杂志, 2013, 40 (05) : 891 - 892
  • [20] 运动疗法结合汤氏头针治疗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李文
    李少敏
    徐向阳
    敬然
    [J]. 宁夏医学杂志, 2012, 34 (10) : 981 - 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