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降解菌WJ-1及其生物表面活性剂特性研究

被引:13
作者
夏文杰
董汉平
俞理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烃降解菌;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 鼠李糖脂; 表面活性; 岩心驱油效能; 微生物采油(MEOR);
D O I
10.19346/j.cnki.1000-4092.2009.04.025
中图分类号
TE357.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蒙古林油田水样筛选得到一株能以烃类为唯一碳源、高产表面活性剂的烃降解菌WJ-1,经16SrDNA初步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株以大豆油为碳源的培养基发酵7天,发酵液表面张力降到25.586mN/m,排油圈直径增大到11.8cm。薄层色谱分析表明所产表面活性剂主要有鼠李糖脂、蛋白类和脂类,蒽酮法测得96小时发酵液中鼠李糖脂含量最高,为55g/L;从发酵液提取的棕黄色生物表面活性剂(粗品),其表观临界胶束浓度为20mg/L;以不同黏度的4种原油作为碳源培养7天,原油平均降解率为52%。在渗透率0.4μm2的物理模型上,以1PV的0.6%WJ-1菌液、0.6g/L的聚合物溶液、0.6%WJ-1菌液+0.6g/L的聚合物溶液分别驱替水驱残余油,采收率分别提高6.56%、9.08%、23.08%,表明该菌可用于微生物采油。图6表1参18
引用
收藏
页码:436 / 440+418 +4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APPLICATION OF ENZYMES TO THE SYNTHESIS OF SURFACTANTS [J].
SARNEY, DB ;
VULFSON, EN .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1995, 13 (05) :164-172
[2]  
Hemolytic effect of a glycolipid produced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J].G. Sierra.Antonie van Leeuwenhoek.1960, 1
[3]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东秀珠;蔡妙英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
[4]  
环境污染分析方法.[M].《环境污染分析方法》编辑组 编.科学出版社.1980,
[5]  
一种工业化生产鼠李糖脂发酵液的培养基配方[P]. 金艳芳;李玉梅;马艳玲;韩立滨;孙杨;陈韶军.中国专利:CN101173238A,2008-05-07
[6]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评价方法 [J].
王靖 ;
陈云 .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9, 21 (02) :137-140
[7]   一株耐热石油烃降解菌的细胞疏水性及乳化、润湿作用研究 [J].
张明露 ;
马挺 ;
李国强 ;
汪卫东 ;
李希明 ;
梁凤来 ;
蔡宝立 ;
刘如林 .
微生物学通报, 2008, (09) :1348-1352
[8]   烃降解菌株T7-2产生的生物乳化剂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J].
李丹 ;
黄磊 ;
李国强 ;
李召雨 ;
马挺 ;
梁凤来 ;
刘如林 .
微生物学通报, 2008, (05) :653-660
[9]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对土壤重金属铅的活化作用 [J].
叶和松 ;
盛下放 ;
江春玉 ;
王满磊 ;
高圆圆 ;
李振高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10) :1631-1636
[10]   鼠李糖脂快速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卢国满 ;
刘红玉 ;
曾光明 ;
黄国和 ;
张慧 ;
张利 .
微生物学通报, 2006, (04) :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