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典型草原区3种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下植物功能群及其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37
作者
马建军 [1 ]
姚虹 [1 ]
冯朝阳 [2 ]
张树礼 [3 ]
机构
[1] 廊坊师范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生态科学研究所
[3] 内蒙古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功能群; 草地利用模式; 典型草原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呼伦贝尔草原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原群落为研究对象,选取3块生境条件基本相同的样地(250m×250m)——放牧场、割草场及公共草场,每块样地设置3条样带,每条样带上设置8个样方(1m×1m),研究了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下草原群落的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的功能群特征。结果表明:在放牧场、割草场和公共草场3种不同利用模式下,植物功能群结构及其多样性发生了变化。灌木、半灌木的累积优势度在各利用模式间差异显著(p<0.05),在割草场中最高;多年生禾草的累积优势度在各利用模式间差异显著(p<0.05);一、二年生草本的累积优势度在各利用模式间差异显著(p<0.05)。旱生植物功能群在公共草场中所占比例最高,为50%;中旱生植物在割草场中的百分比最低,为19%,且在各利用模式间差异显著(p<0.05);各利用模式下,灌木、半灌木功能群生物量均较低;随着割草场、公共草场及放牧场3种草地利用模式下利用强度的增加,多年生禾草和多年生杂类草两大功能群的生物量递减,而一、二年生草本功能群生物量递增。草地利用强度的增加,使得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简单、脆弱。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放牧场最低,在割草场最高;均匀度变化并不明显。割草场利用模式有助于改善草原的健康状况,而放牧场及公共草场利用模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度放牧现象,尤其是公共草场利用模式由于所有权不明确而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草原退化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功能群生产力对凋落物添加的响应 [J].
王静 ;
赵萌莉 ;
Walter WILLMS ;
王忠武 ;
韩国栋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0, (08) :907-914
[2]   内蒙古典型草原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对长期放牧的响应 [J].
杨浩 ;
白永飞 ;
李永宏 ;
韩兴国 .
植物生态学报, 2009, 33 (03) :499-507
[3]   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克氏针茅草原地下生物量及地上净初级生产量的影响 [J].
锡林图雅 ;
徐柱 ;
郑阳 .
中国草地学报, 2009, 31 (03) :26-29
[4]   科尔沁沙地草地退化过程中的物种组成及功能多样性变化特征 [J].
左小安 ;
赵学勇 ;
赵哈林 ;
郭轶瑞 ;
李玉强 ;
赵玉萍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1) :181-185
[5]   荒漠草原地区不同载畜率对功能群特征及其多样性的影响 [J].
焦树英 ;
韩国栋 ;
赵萌莉 ;
刘清泉 ;
杨文斌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6, (01) :161-165
[6]   中国东北样带羊草群落植物水分生态类型功能群生物量变化研究 [J].
杨利民 ;
韩梅 ;
林红梅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5) :46-50
[7]   试论我国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灌丛沙漠化的研究 [J].
熊小刚 ;
韩兴国 ;
鲍雅静 .
草业学报, 2005, (05) :1-5
[8]   水分梯度上放牧对内蒙古主要草原群落功能群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J].
王国杰 ;
汪诗平 ;
郝彦宾 ;
蔡学彩 .
生态学报, 2005, (07) :1649-1656
[9]   资源互补效应对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J].
江小雷 ;
张卫国 ;
段争虎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5, (04) :523-529
[10]   科尔沁沙地沙质草场土壤水分对干旱和降雨响应的空间变异性 [J].
左小安 ;
赵学勇 ;
赵哈林 ;
李玉霖 ;
移小勇 ;
黄刚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1) :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