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构造变动与地震活动特征

被引:20
作者
王双绪
张希
张四新
张晓亮
薛富平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2]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陕西西安
[3] 陕西西安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现今构造变动; 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笔者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精密水准网和跨断层流动形变网监测资料和近10a来高精度GPS观测结果,结合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研究和探讨了该区现今构造变动和强震活动的一些特征和初步机理。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现今构造变动具有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和随时间演化的非平稳性,其总体趋势呈现为新构造时期以来的继承性;②构造变动过程中的快速隆升异常区和与之相伴生的高梯度变形带、以及显著地断层活动异常,是较强地震孕育的标志,地震往往发生在具有较高应变积累的区域附近;③印度板块对青藏高原的强烈挤压是该区构造变动与地震活动的主动力环境;构造变动和地震与块体活动及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09 / 2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青藏块体东北缘近期水平运动与变形 [J].
江在森 ;
张希 ;
崔笃信 ;
胡亚轩 ;
陈文胜 ;
王双绪 ;
陈兵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5) :636-644
[2]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 [J].
王琪 ;
张培震 ;
牛之俊 ;
J.T.Freymueller ;
赖锡安 ;
李延兴 ;
朱文耀 ;
刘经南 ;
R.Bilham ;
K.M.Larson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7) :529-536
[3]   中国大陆区现今地壳运动的GPS研究 [J].
马宗晋 ;
陈鑫连 ;
叶叔华 ;
赖锡安 ;
魏子卿 ;
陈俊勇 ;
宁津生 ;
许厚泽 ;
丁国瑜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13) :1118-1120+1145
[4]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第四纪块体划分与运动态势研究 [J].
虢顺民 ;
江在森 ;
张崇立 .
地震地质, 2000, (03) :219-231
[5]   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监测青藏高原地壳形变 [J].
王琪,游新兆,王启梁 .
地震地质, 1996, (02) :97-103
[6]   共和6.9级地震垂直形变场位错模式及其演化特征的研究 [J].
巩守文 ;
王庆良 ;
林继华 .
地震学报, 1993, (03) :289-295
[7]   1990年10月20日天祝、古浪6.2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J].
温增平 .
西北地震学报, 1991, (01) :92-92
[8]   1986年8月26日门源6.4级地震及其强余震的震源机制解 [J].
徐纪人 ;
姚立珣 ;
汪进 .
西北地震学报, 1986, (04) :82-84
[9]  
中国西部大地形变监测与地震预测[M]. 地震出版社 , 江在森等编著, 2001
[10]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论[M]. 地震出版社 ,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编委会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