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5 条
燕辽裂陷槽中元古代古地震与古地理
被引:88
作者:

乔秀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高林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燕辽裂陷槽;
中元古代;
古地震;
软沉积物液化变形;
板内裂解;
古地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位于中朝板块北部的燕辽裂陷槽是中元古代板内裂解的产物。中元古代的伸展裂解构造诱发强地震。中元古代长城系(1 800—1 400 Ma)的串岭沟组、高于庄组及蓟县系的雾迷山组(1 200 Ma)中保留有丰富的地震灾变事件记录:各种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如液化砂岩脉;碳酸盐岩中的泥亮晶脉、灰岩墙、液化角砾岩、水塑性变形、各种卷曲构造、环形层、层内粒序断层以及碳酸盐岩成岩初期的脆性变形。这些地震成因的变形构造与同沉积断裂相伴生。依据地震记录,中朝板块北部地区中元古代经历两次板内裂解,即1 800—1 400 Ma之间与1 200 Ma,1 200 Ma的裂解导致燕辽裂陷槽的最终形成。燕辽裂陷槽中元古代的古地理格局与两次板内裂解相联系,古海盆的范围、盆地的边界、岩相带均受同时期断裂—地震控制。燕辽裂陷槽的古地理环境是一个深部物质活跃、断裂火山活动剧烈和地震频繁的构造带。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5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 [31] 大连上震旦统地震灾变事件研究[J]. 地质学报, 2001, (02) : 221 - 227+292彭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天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乔秀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典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国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中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小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32] 滇中中元古代昆阳群的地震事件沉积及其地质意义[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4) : 283 - 28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传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韩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顾松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林文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3] 徐宿地区震旦纪地质事件及其成因讨论附视频[J].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4) : 566 - 57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家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孔庆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吴俊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4] 北京十三陵中元古代串岭沟期地质事件的探索[J]. 地质论评, 2000, (04) : 400 - 406+449宋天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和政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丁孝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张巧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 [35] 燕山中元古代裂谷早期同沉积断裂活动及其对事件沉积的影响[J]. 古地理学报, 2000, (03) : 83 - 91和政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宋天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丁孝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张巧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孟祥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葛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 [36] 华北中新元古代及早古生代地震灾变事件及与Rodinia的关系[J]. 科学通报, 1999, (16) : 1753 - 1758乔秀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高林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 [38] 地球的节律与大陆动力学的思考[J]. 地学前缘, 1997, (Z2) : 5 - 8+10-12+14-16王鸿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 [39] 内蒙古腮林忽洞群综合地层和白云鄂博矿床赋矿微晶丘[J]. 地质学报, 1997, (03) : 202 - 211+290乔秀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高林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彭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章雨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40] 燕山中、新元古代裂陷槽构造旋回层序研究──兼论裂陷槽构造旋回概念及级序的划分[J]. 地球学报, 1997, (02) : 31 - 3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晓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