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特征与预报

被引:44
作者
李江波
王宗敏
王福侠
金晓青
机构
[1] 河北省气象台
关键词
华北冷涡; 连续降雹; 天气概念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4 [固态非晶状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应用常规资料、NCEP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1975-2008年间19次华北冷涡造成的京津冀连续3天以上降雹天气过程,给出了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分布特征、形成原因、云图特征、雷达回波特征、天气概念模型和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造成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天气形势主要有4种:深厚冷涡型、浅薄冷涡型、阶梯槽与冷涡型、横槽与冷涡型。华北冷涡连续降雹一般发生在稳定的东亚阻塞环流背景下,冷涡长期徘徊在蒙古国与我国华北北部,500hPa冷温槽叠加在850hPa暖脊之上,中高层干冷的西北气流叠加在低层西南暖湿气流之上,造成京津冀大范围位势不稳定,午后到傍晚热力和动力条件加强,在地面冷锋、中尺度辐合线、干线等触发下导致降雹发生。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类型不同,卫星云图显示它们的差异较大,即深厚型冷涡表现为典型的冷涡云系,浅薄型冷涡则易形成多个MCS影响河北。雷达回波上,冷涡造成的河北中北部降雹回波多为带状回波,降大冰雹的几率较小;而南部降雹则多块状多单体或超级单体回波,降大冰雹的几率较大。在制作冷涡连续降雹的预报时,从阻塞形势能否建立入手,进一步分析强对流发生的3个基本条件及风垂直切变条件,关注冷涡的强度、位置、移动方向和综合应用强对流参数。
引用
收藏
页码:1119 / 113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蒙古冷涡影响下的北京降雹天气特征分析 [J].
王在文 ;
郑永光 ;
刘还珠 ;
沃伟峰 ;
黄卓 .
高原气象, 2010, 29 (03) :763-777
[2]   2006年陕西两次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J].
许新田 ;
王楠 ;
刘瑞芳 ;
郭大梅 ;
侯建忠 .
高原气象, 2010, 29 (02) :447-460
[3]   长生命史冷涡影响下持续对流性天气的环境条件 [J].
易笑园 ;
李泽椿 ;
李云 ;
朱磊磊 ;
于莉莉 ;
余文韬 .
气象, 2010, 36 (01) :17-25
[4]   一次冰雹天气强对流(雹)云演变及超级单体结构的个例模拟研究 [J].
王秀明 ;
钟青 ;
韩慎友 .
高原气象 , 2009, (02) :352-365
[5]   环境与强对流(雹)云相互作用的个例模拟 [J].
王秀明 ;
钟青 .
高原气象, 2009, 28 (02) :366-373
[6]   蒙古东部冷涡造成河北中南部雹暴过程的地闪特征分析 [J].
连志鸾 ;
高连山 ;
李国翠 ;
赵瑞金 ;
赵彦厂 .
高原气象, 2009, 28 (01) :186-194
[7]   东北冷涡不稳定能量分布特征及其与降水落区的关系 [J].
陈力强 ;
张立祥 ;
周小珊 .
高原气象, 2008, (02) :339-348
[8]   黄土高原一次冷涡飑线的综合分析与数值模拟 [J].
侯建忠 ;
王繁强 ;
方建刚 ;
李平 .
高原气象, 2007, (02) :353-362
[9]   河北夏季低涡暴雨的统计研究 [J].
王丛梅 ;
丁治英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5) :69-75
[10]   关中东部连续性冰雹特征分析 [J].
胡淑兰 ;
武麦凤 ;
王旭仙 ;
张丽娟 ;
武广良 .
高原气象 , 2006, (01) :15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