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陕西两次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被引:58
作者
许新田
王楠
刘瑞芳
郭大梅
侯建忠
机构
[1] 陕西省气象台
关键词
陕西冰雹; 环境场; 中尺度分析; TBB; 湿静力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TBB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及多普勒雷达等多种资料,对比分析了2006年初夏和盛夏两次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的环境场条件和中尺度系统的演变。结果表明,强的不稳定层结和一定的外部抬升力条件是产生强对流天气的共同物理量特征;高层暖、中层冷、低层暖的三层温度平流中心所叠置的区域与降雹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流层低层的逆温层(干暖盖)更有利于深厚对流活动的产生;适宜的0℃层和-20℃层高度有利于雹粒的增长。流场的尺度分离能够分辨出产生强对流冰雹天气的中尺度系统;地面能量场上表现有中尺度的Ω系统。初夏过程以冰雹、强风为主,盛夏过程冰雹、强降水比较突出;移速快、膨胀迅速的云团易产生冰雹和强风,而移速缓慢、对流合并显著的云团易出现强降水和冰雹。强回波伸展高度越高,入流显著、上升气流强盛的对流系统产生的天气愈剧烈,愈易出现大冰雹。
引用
收藏
页码:447 / 46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天气分析预报物理量计算基础.[M].刘健文等主编;.气象出版社.2005,
[2]  
中尺度天气原理和预报.[M].陆汉城主编;.气象出版社.2000,
[3]  
气象卫星业务产品释用手册.[M].董超华主编;.气象出版社.1999,
[4]  
实用气象手册.[M].陆忠汉等 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5]  
暴雨文集.[M].《暴雨文集》编委会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6]   广西西江流域致洪暴雨过程中尺度特征及机制分析 [J].
廖胜石 ;
罗建英 ;
姚秀萍 ;
王庆国 ;
林开平 .
高原气象 , 2008, (05) :1161-1171
[7]   宁夏中北部两次强暴雨过程综合对比分析 [J].
肖云清 ;
胡文东 ;
赵立斌 ;
马金仁 ;
许建秋 ;
何泉 .
高原气象 , 2008, (03) :576-583
[8]   2005年雨季“三江源”地区对流云的特征分析 [J].
周万福 ;
张国庆 ;
肖红斌 ;
张加昆 .
高原气象 , 2008, (03) :695-700
[9]   能量参数在中川机场雷暴预测中的应用 [J].
刘伟 ;
高艳红 .
高原气象, 2007, (04) :791-797
[10]   2003年4月江西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钱传海 ;
张金艳 ;
应冬梅 ;
林建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7, (04) :46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