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吸附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135
作者
王宁 [1 ,2 ]
侯艳伟 [3 ]
彭静静 [2 ]
戴九兰 [1 ]
蔡超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3]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关键词
生物炭; 吸附; 机理; 有机污染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生物炭(biochar)是指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裂解产生的一种产物.由于其精致的孔隙结构和独特的表面化学性质,对环境介质中的有机污染物有超强的吸附能力,进而影响污染物的迁移与归宿.近年来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特性及机理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生物炭的典型性状、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生物可给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生物炭吸附有机污染物未来的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87 / 2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Pb(Ⅱ)的吸附特性 [J].
安增莉 ;
侯艳伟 ;
蔡超 ;
薛秀玲 .
环境化学, 2011, 30 (11) :1851-1857
[2]   生物炭的环境效应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J].
李力 ;
刘娅 ;
陆宇超 ;
梁中耀 ;
张鹏 ;
孙红文 .
环境化学, 2011, 30 (08) :1411-1421
[3]   生物质炭的性质及其对土壤环境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J].
袁金华 ;
徐仁扣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04) :779-785
[4]   秸秆生物质炭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研究 [J].
花莉 ;
张成 ;
马宏瑞 ;
余旺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10) :2489-2492
[5]   稻壳制备的生物质炭对红壤和黄棕壤酸度的改良效果 [J].
袁金华 ;
徐仁扣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26 (05) :472-476
[6]   生物碳质吸附剂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及机理 [J].
陈宝梁 ;
周丹丹 ;
朱利中 ;
沈学优 .
中国科学(B辑:化学), 2008, (06) :530-537
[7]   3种多环芳烃在木炭上的吸附/解吸行为 [J].
周尊隆 ;
吴文玲 ;
李阳 ;
孙红文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2) :813-819
[8]   土壤中黑碳对农药敌草隆的吸附-解吸迟滞行为研究 [J].
余向阳 ;
应光国 ;
刘贤进 ;
Rai Kookana ;
张兴 .
土壤学报, 2007, (04) :650-655
[9]   黑碳制备的不同热解温度对其吸附菲的影响 [J].
吴成 ;
张晓丽 ;
李关宾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7, (01) :125-128
[10]   土壤改良剂对荧蒽、苯并[k]荧蒽提取和植物吸收的影响 [J].
丁锁 ;
苏玉红 ;
史衍玺 ;
朱永官 .
环境化学, 2006, (06) :7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