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社会地位与经济增长——一个资源约束框架下的增长模型

被引:6
作者
房林 [1 ]
邹卫星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资源约束; 社会地位; 经济传导机制;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08.11.003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不仅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与一系列社会问题紧密相联。通过构建资源约束框架下的增长模型,可以分析自然资源和社会地位对经济系统均衡条件、动态转移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消费资本比足够大或消费足够多、且资本与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足够小,是经济系统存在鞍点均衡的必要条件;当资源消耗足够多时,消费资本比会显著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社会地位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影响——基于两部门搜索均衡模型的研究 [J].
吴付科 ;
胡适耕 ;
曾宪初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8) :109-118
[2]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 [J].
罗浩 .
经济研究, 2007, (06) :142-153
[3]   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约束和技术进步——一个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 [J].
余江 ;
叶林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5) :7-10
[4]   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J].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经济研究, 2005, (10) :12-23
[5]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挑战与战略 [J].
江小涓 .
经济研究, 2004, (10) :4-13
[6]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态势及其战略选择 [J].
杨多贵 ;
周志田 ;
陈劭锋 ;
王海燕 .
上海经济研究, 2004, (06) :5-12
[7]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模型的动态分析 [J].
周少波 ;
胡适耕 .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3, (05) :585-588
[8]   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方法、数据、文献和现有的结果 [J].
张军 ;
施少华 ;
陈诗一 .
经济学(季刊), 2003, (04) :1-38
[9]   中国经济波动的新轨迹 [J].
刘树成 .
经济研究, 2003, (03) :3-8+92
[10]   社会地位、非期望效用函数、资产定价和经济增长 [J].
杨云红 ;
邹恒甫 .
经济研究, 2001, (10) :46-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