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体特征及预测——以A油田P段为例
被引:9
作者:
王兆峰
[1
,2
]
陈鑫
[2
]
王鹏
[2
]
于文文
[2
]
李强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缝洞型储层;
碳酸盐岩;
储层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A油田Pz段储集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井震联合技术进行精细连井标定可以增强层位标定横向上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引入现代岩溶理论指导基底顶面构造解释,落实尖灭线及构造圈闭。研究区重新落实碳酸盐古潜山构造52.7 km2,增加了勘探开发的面积。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展现古地貌特征,将古地貌分为峰丛洼地、峰林谷地和古侵蚀沟3种类型。综合地质、测井和地震响应特征,将研究区储集体分为溶洞孔隙型、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型3种类型。综合地震反演和蚂蚁体追踪建模技术,明确了研究区3类储集体的空间展布特征。认为Ⅰ类溶洞孔隙型储集体主要沿古构造高部位发育,而且位置越高储层厚度越大;Ⅱ类裂缝孔隙型储集体发育于构造斜坡部位;Ⅲ类裂缝型储集体受断裂影响明显,发育于断裂附近。
引用
收藏
页码:459 / 466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