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乌龙茶加工中蛋白酶活性与相关生化成分的变化
被引:31
作者
:
王若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
王若仲
杨伟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
杨伟丽
禹利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
禹利君
机构
:
[1]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
来源
:
茶叶科学
|
2001年
/ 01期
关键词
:
乌龙茶;
新工艺;
晒青;
做青;
蛋白酶;
D O I
:
10.13305/j.cnki.jts.2001.01.008
中图分类号
:
TS272 [茶];
Q55 [酶];
学科分类号
:
090203 ;
摘要
:
以毛蟹和梅占两品种鲜叶为原料 ,用新工艺加工成乌龙茶 ,并对晒青、做青过程中在制品的蛋白酶活性及其相关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晒青和做青均有利于蛋白酶的活化。晒青、做青前中期酶活性缓慢上升 ,第二次摇青、静置后达到最大值。第一、二次摇青期间以叶缘的酶活性最高 ,叶芯的最低 ;做青结束时 ,叶缘的活性仍保持最高 ,但整叶的酶活性最低。晒青和做青也有利于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 ,氨基酸积累量要多于可溶性蛋白质。调节蛋白酶活性使之处于适当水平 ,对乌龙茶新工艺把握适度做青的理论将有所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乌龙茶做青过程主要生化变化与成茶品质关系的研究 1.水浸出物、茶多酚、茶黄素的变化与成茶品质关系
李元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李元钦
[J].
茶叶科学简报,
1990,
(02)
: 39
-
41
[2]
乌龙茶色泽形成机理的研究
张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
张杰
朱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
朱光明
施兆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
施兆鹏
[J].
福建茶叶,
1989,
(03)
: 23
-
39
[3]
《乌龙茶制造生化原理》第一讲
王汉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农学院
王汉生
[J].
广东茶叶科技,
1984,
(01)
: 36
-
41
[4]
酶对红茶品质影响及酶技术应用[J]. 黄建琴.热带作物科技. 1995 (06)
←
1
→
共 4 条
[1]
乌龙茶做青过程主要生化变化与成茶品质关系的研究 1.水浸出物、茶多酚、茶黄素的变化与成茶品质关系
李元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李元钦
[J].
茶叶科学简报,
1990,
(02)
: 39
-
41
[2]
乌龙茶色泽形成机理的研究
张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
张杰
朱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
朱光明
施兆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
施兆鹏
[J].
福建茶叶,
1989,
(03)
: 23
-
39
[3]
《乌龙茶制造生化原理》第一讲
王汉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农学院
王汉生
[J].
广东茶叶科技,
1984,
(01)
: 36
-
41
[4]
酶对红茶品质影响及酶技术应用[J]. 黄建琴.热带作物科技. 1995 (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