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林县隆或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因分析

被引:11
作者
张振贤
吴均贵
曾广海
机构
[1] 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
[2] 广西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隆或; 生物礁; 上超盆地; 浊积岩; 有机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隆林县隆或金矿属微粒型金矿,具有多层位、层状矿体为主、矿石和矿物成分简单、沉积结构构造特征,属典型层控矿床。矿床成因与生物礁的消失、滑塌事件、深水火山碎屑硅泥质上超盆地的叠覆、以及有机质的热解和分异有关。火山作用提供金的来源,火山~碎屑~浊积岩相为矿源层和含矿层,并受沉积盆地的关闭和开启影响,形成成岩矿床、成岩~后生或后生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桂西北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成矿作用分析 [J].
吴江 ;
李思田 ;
王灿 ;
李甫安 ;
谢家盈 ;
李正海 .
南方自然资源, 1993, (02) :39-51
[2]   蓝藻富集金的模拟实验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景荣 ;
朱法华 .
地球化学, 1993, (01) :61-67
[3]   论生物在金矿源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J].
王小春 .
黄金科技动态, 1992, (05) :15-19
[4]   试用地质地球化学资料解释黔西南金矿的形成 [J].
何邵麟 .
贵州地质, 1992, (02) :150-160
[6]   广西大瑶山西侧泥盆系有机质演化与铅锌矿的关系 [J].
张振贤 ;
周怀玲 .
南方自然资源, 1990, (01) :47-52
[7]  
生物成矿作用研究[M]. 海洋出版社 , 叶连俊等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