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行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的农户调查为例

被引:10
作者
郝鹏飞
刘冬蕾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农户行为;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31.117
中图分类号
F322 [农业计划与管理];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河北省保定市的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具有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意愿,但由于文化水平和家庭自营的限制、市场监测机制的不健全、技术指导的缺乏等原因,农民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能力不足。针对农户自身特点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户行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完善政府的服务与管制职能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9548 / 195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J].
任国元 ;
葛永元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9) :61-64
[2]   农产品质量分级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 [J].
赵卓 ;
于冷 .
中国农村观察, 2008, (04) :73-79
[3]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J].
钱永忠 ;
王芳 .
农业经济, 2008, (02) :78-79
[4]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评述 [J].
尹志洁 ;
钱永忠 .
农业质量标准, 2008, (01) :44-47
[5]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及对中国的启示 [J].
王芳 .
世界农业, 2008, (01)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