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郊区PM2.5和PM10中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被引:20
作者
方宏达 [1 ,2 ,3 ]
陈锦芳 [1 ,2 ,3 ]
段金明 [2 ,3 ]
陈进生 [1 ]
林清杰 [2 ,3 ]
陈少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2] 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3] 集美大学水处理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PM2.5; PM10; 重金属; 形态特征; 生物可利用;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5.11.018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开展气溶胶中重金属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可利用性的研究有利于探析大气重金属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规律,进一步评估大气重金属的环境和健康毒理效应。基于此,该研究采用BCR连续提取法结合ICP-MS测定了厦门市集美区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为期1年的PM2.5、PM2.5~10(粒径大小在2.5~10μm之间的颗粒物)及其中不同形态金属Al、Cr、Mn、Ni、Cu、Zn、As、Cd、Pb的含量。结果发现集美区PM2.5、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0.52±20.48)和(82.48±22.42)μg·m-3,PM2.5/PM10比值稳定在40%70%之间,二者的质量浓度和比值均呈现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季节变化趋势。重金属形态特征结果显示集美区PM2.5、PM2.5~10中的Al、Cr、As的存在形态以残渣态为主;金属Ni、Cu、Zn、Cd、Pb则大量存在于弱酸提取态中,其来源受人为影响显著。这些金属中Pb和Cd的富集系数(EF)和生物利用有效系数(K)最高,易迁移进入生物体内,毒性危害高。生物有效性和形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溶胶粒径的减小,非残渣态的重金属含量增高,K值变大,可迁移转化能力增强,说明PM2.5中的重金属对生物的毒性高于PM2.5~10中的,该现象应引起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872 / 18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上海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金属的可溶性特征[J]. 常燕,冯冲,瞿建国,张经.环境科学. 2015(04)
[2]  
北京雾霾天气生物气溶胶浓度和粒径特征[J]. 高敏,仇天雷,贾瑞志,韩梅琳,宋渊,王旭明.环境科学. 2014(12)
[3]   青岛市区大气降尘重金属的特征和来源分析 [J].
张春荣 ;
吴正龙 ;
田红 ;
高宗军 .
环境化学, 2014, (07) :1187-1193
[4]   厦门空气中NO2、SO2来源及污染物传输研究 [J].
王坚 ;
赵丽娟 ;
郁建栓 .
中国西部科技, 2014, 13 (03) :7-9
[5]   天津市环境空气PM10和PM2.5中典型重金属污染特征与来源研究 [J].
陈培飞 ;
张嘉琪 ;
毕晓辉 ;
冯银厂 ;
吴建会 .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6 (06) :1-7
[6]   杭州滨江区大气PM2.5中重金属及生物有效性评价 [J].
吴淑春 ;
沈咪 ;
葛爱平 ;
舒晓敏 ;
任瑾 ;
林华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 23 (07) :1657-1660
[7]   福州紫阳、厦门集美PM2.5的浓度分析及与天气类型的关系 [J].
蒋冬升 .
海峡科学, 2013, (06) :59-60
[8]   闽南重点城市春季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特征研究 [J].
邱天雪 ;
陈进生 ;
尹丽倩 ;
牛振川 ;
张福旺 ;
徐玲玲 .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 (03) :512-516
[9]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来源及控制建议 [J].
谭吉华 ;
段菁春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3, 30 (02) :145-155
[10]   城市环境大气降尘重金属研究进展 [J].
郝社锋 ;
陈素兰 ;
朱佰万 .
地质学刊, 2012, 36 (04) :418-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