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的制度变迁逻辑与启示

被引:74
作者
陈晓红 [1 ,2 ]
蔡思佳 [1 ]
汪阳洁 [1 ]
机构
[1] 中南大学商学院
[2]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区域环保督查; 生态环境督察; 污染治理;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20.0175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生态环境监管是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我国区域环保督查制度实施效果评估的基础上,给出了该制度自2000年试点建立"区域环保督查中心",到2008年六大中心全面组建,并于2015年调整为"区域环保督察局"、承担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相关工作职能背后的制度变迁逻辑。作为一项生态环境监管制度的创新举措,区域环保督查制度意在解决地方各自为政、环境违法行为跨域治理难题。但评估结果显示,区域环保督查制度并未有效发挥督查效力。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监管机构身份的转变和升级成为提升制度效力、满足国家环保督政的必然要求。最后,本文对如何落实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纵深发展进行了反思。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7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3 条